10m3/d一體化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魯盛環保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進水箱、反應槽、出水箱、曝氣裝置、儲泥箱和電源模塊,所述反應槽的內部包括可溶性電極和電磁感應裝置,使用該裝置進行時,可以使絮體充分絮凝,電絮凝、磁絮凝、磁分離一體化高效處理,本發明中的裝置節能、節地、處理能力強、沉降速度快,大大提高了電絮凝的處理能力及沉降速度,并解決了磁絮凝的磁粉回收問題,可直接用于處理電鍍廢水、脫硫廢水、礦山廢水等重金屬含量較高的工業廢水。

污水處理的處理步驟:
將有機污水從污水入口導入光催化室體,打開紫外燈,開啟攪拌裝置,斷開電磁轉化裝置開關,有機污水在光催化條件下分解;
污水處理完成后,閉合電磁轉化裝置開關,繼續攪拌10-20分鐘后,將污水從污水出口排出;
向光催化劑凈化室中注入凈化劑,打開光催化劑凈化室閥門,斷開電磁轉化裝置開關,磁性納米光催化劑落入向光催化劑凈化室,關閉閥門,打開超聲清洗裝置;
磁性納米光催化劑清洗完成后,排出凈化劑,打開光催化劑凈化室閥門,打開電磁轉化裝置開關,磁性納米光催化劑在磁性作用下進入光催化室體,關閉閥門,可繼續進行有機污水處理。

10m3/d一體化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主要效果
1)*解決了脫硫廢水懸浮物指標難以達標的問題;
2)由于進行了預澄清和二次澄清處理,延長了廢水曝氣時間,更加優化了廢水CODCr排放指標;
3)改造后,廢水處理系統不需要與脫水系統同時運行,處理能力從200m3/d提升至350m3/d;
4)在臨時漿池的排除系統中,兩臺廢水排出泵的出水母管再分別接口至工業廢水精處理系統川和含煤廢水處理系統,這樣有效地解決了脫硫廢水處理系統關鍵設備故障脫硫廢水無法處置的情況,大大提升了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可靠性。
5)處理完的脫硫廢水,可以直接作為衛生水以及撈渣船的水封補水進行使用,實現了脫硫廢水1的綜合回收利用。
工藝單元介紹
生物生態組合工藝由厭氧單元、缺氧單元、多級跌水接觸氧化池、人工濕地四部分構成。
(1)厭氧單元
厭氧單元主要包括大深徑比厭氧反應器(適用于地下水水位較深、土地資源緊張的地區)以及折板高效厭氧反應器(適合于地下水位高,或單*戶或幾戶農居的生活污水就地處理,可在化糞池的基礎上改建)。該單元可有效降低有機負荷,減輕跌水曝氣工序的負擔,通常水力停留時間約3d,能為除臭創造條件。
(2)缺氧單元
缺氧單元實驗裝置
好氧單元包含多種跌水曝氣充氧裝置、脈沖多層復合濾料生物濾池、自驅動生物轉盤等。工藝通過跌水、拔風、自然通風等自然充氧形式,取代傳統大型污水處理廠高能耗的機械、鼓風曝氣技術,有效減低能耗,且具有景觀效應。
(4)人工濕地
該單元用經濟作物替代傳統濕地植物并優化濕地構型,在實現氮磷資源化利用的同時還可獲得一定經濟效益。
2.工藝特點
生物生態組合工藝具有以下特點:
(1)各單元分工明確,運行效果穩定,全年出水一般可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8個月以上),嚴寒冬季出水優于一級B標準;
(2)能耗低、造價低、運行成本低,污水處理直接費用不超過0.10元/m3,如利用地形條件,有實現“零”運行費用的潛力;
(3)占地面積小,適用范圍廣泛,可用于平原、丘陵、山地農村污水處理;
(4)管理簡單,可通過自動控制實現日常運行管理;
(5)氮磷資源化利用,可產生經濟效益,30m3/d的污水處理設施,可年產沼氣約250m3,采用蔬菜濾床,實現氮磷資源化、每年可產生3000-5000元的經濟效益;
(6)污水處理設施可實現田園化、園林化、景觀化,如構建跌水景觀,花卉與蔬菜濕地單元;
(7)排泥量少、污泥穩定,可農業利用。
缺氧單元兼顧水量調節與反硝化脫氮功能,可以充分保證好氧回流量且具有抗沖擊負荷能力,同時利用消化液的有機物及好氧回流液中的硝酸鹽及溶氧強化除臭脫氮。對于不需要除臭的場合,可取消單元中反硝化脫臭工藝,保留出水氮磷與農業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