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地埋式污水處理成套裝置
背景技術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學物質造成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污染環境的水。污水中的酸、堿、氧化劑,以及銅、鎘、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機毒物,會毒死水生生物,影響飲用水源、風景區景觀。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后,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
目前水污染比較常見的是工業水污染和生活水污染,現在生活污水處理的方式各種各樣,但是現在大多數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污水時,處理成本較高,處理設備結構較為復雜,污水處理效果不佳,特別是在正對醫院污水的處理的時候,無法進行有效的污水處理。

醫院地埋式污水處理成套裝置包括地埋式混凝土主體,所述地埋式混凝土主體前端設有污水室,所述污水室中設有過濾網箱,所述過濾網箱上端設有進水管,所述污水室與厭氧室連接,所述厭氧室設有厭氧菌填料,所述厭氧室底面設有污泥泵,所述厭氧菌填料一側設有污水泵,所述厭氧室與有氧處理室連接,所述污水泵與有氧處理室底面的曝氣器連接,所述有氧處理室與沉淀室連接,所述沉淀室底部設有沉淀室污泥泵,所述沉淀室與消毒室連接,所述消毒室中設有消毒管,所述消毒管連接氣發生器,所述氣發生器設置在控制室中,所述控制室設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通過抽水管連接消毒室,所述抽水泵上設有出水管接頭。

工藝特點:
① 由于采用了固定填料,*解決了污泥膨脹的問題,且提高了系統的抗沖擊負荷能力。無需活性污泥培菌,可自行掛膜,對微生物生長快,故啟動時間短。
② 填料與進水所成角度小,接觸充分,溶解性CODcr去除率高達70-98%,由于存在填料對氣泡的切割作用,可以使氧的利用率提高至16%
③ 曝氣系統采用穿孔管,解決了曝氣頭易壞需要更換的難題,節約投資,維護簡單,使用壽命可達20年。
④ 將HRT和SRT分開,固體停留時間長達20幾天,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長,有很好的脫氮效果;
⑤ 與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單一的生物群不同,FSBBR工藝中可以形成完整的食物鏈,通過微生物的逐級降解,*的將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去除。它與單一生物環境的根本區別就在于依靠完整的食物鏈逐級降解污泥,從而大量的降低了污泥排放量,而產生少量只需要通過污泥泵定期外排運出即可,從根本上解決了污泥產生大量異味及處理系統復雜的操作管理,降低了費用。
⑥ 采用新型生物載體,在好氧、厭氧、缺氧段都使用該載體,通過控制良好的混合液回流,在同一構筑物中培養出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成功實現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提高氨氮去除率增強對磷的處理能力。
⑦ 同時由于在載體外部水流速度快,而且大量曝氣,因此整個池子處在一種好氧的狀態下,但在載體內部會出現缺氧及其厭氧的反應,這種厭氧的狀態被整個的好氧狀態所包圍,因此該技術不產生臭氣,從根本上解決傳統工藝上存在的氣味問題。
流離生化遵循四個原則,則可消除污泥發生:
① 聚結固形物,微生物大量繁殖;
② 使聚結的固形物產生移動;
③ 移動時,好氧、厭氧過程多次重復發生;
④ 固形物在構筑物內不斷移動,其停留時間按日單位計算。
可有效減少膜投資、延長膜的使用壽命,強化厭氧氨化池、厭氧氨氧化池對污染物的處理能力,耦聯好氧除磷池同時實現脫氮-除磷,具體:
1)通過厭氧氨化池、厭氧氨氧化池和好氧除磷池內部的自生動態膜裝置強化化學需氧量去除和脫氮除磷。
2)主要反應發生在厭氧階段,污泥產生量少。
3)采用厭氧氨氧化脫氮,在厭氧條件下,厭氧氨化池處理過的將氮元素轉化為氨氮的污水與好氧除磷池處理過的含有亞硝氮的污水混合,在厭氧氨氧化池內反應將氨氮和亞硝氮轉化為亞氨,一方面厭氧氨氧化期間基本不需要有機碳源,節省了傳統生物脫氮工藝需要外加碳源的投資,另一方面需要的溶解氧濃度低,節省部分曝氣所需要的能源,剩余污泥量也大大減少;同時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會大量吸磷,通過污泥排放可以達到除磷的目的。
4)設備結構緊湊、占地少,全部設置于地下,表面可以進行綠化。
5)系統操作簡單,維護頻率3-6月/次;處理系統能自動運行,經常性運行費用低,投資省。
特點:
一、出水水質好
由于采用膜分離技術,不必設立、過濾等其它固液分離設備。高效的固液分離將廢水中有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不需經三級處理即直接可回用,具有較高的水質安全性。
二、占地面積小
膜生物反應器生物處理單元內微生物維持高濃度,使容積負荷大大提高,膜分離的高效性使處理單元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縮短,占地面積減少。同時膜生物反應器由于采用了膜組件方式,系統占地僅為傳統方法的一半。
三、節省運行成本
由于MBR高效的氧利用效率,和*的間歇性運行方式,大大減少了曝氣設備的運行時間和用電量,節省電耗。同時由于膜可濾除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可顯著節省加藥消毒所帶來的長期運行費用,膜生物反應器工藝不需加入絮凝劑,減少運行成本。
有益效果:
通過布水器均勻布水可使處理污水通過重力作用均勻分布在填料層,兩層填料層的填料可在吸附進水懸浮物從而降低霧化噴淋頭堵塞的可能性,還可通過表面附著的微生物于細菌去除部分污染物。菌藻氣霧噴淋池中的霧化噴淋頭將污水霧化噴出,使污水均勻懸浮于空氣中充分接觸細菌包埋袋及藻類包埋袋中的包埋菌藻,能夠大幅反應速率。三、包埋的菌藻相較普通工藝中懸浮在水中的優勢在于包埋的菌藻濃度更高反應效率更快;為生長緩慢的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和聚磷菌提供了一種良好的滯留方法,微生物不易流失;藻類受水動力的影響小,運行穩定,耐負荷沖擊,使藻類在提高水力負荷的條件下仍能夠保持高濃度和高效率等。四、在全光譜植物生長燈上設置沖洗裝置;通過定時插座或時間繼電器的控制使沖洗噴頭從出水池抽取部分出水對附著在透明燈罩上的雜質噴水沖洗,降低裝置維護頻率,提高光照效果。五、出水池設置有通過太陽能電池板供電的消毒裝置,可將出水中的有害病原體和細菌消滅,保證出水的安全性。六、本裝置具有維護周期長、處理效率高、占地面積小等優點。
流程說明
厭氧處理
采用三級UASB厭氧處理。UASB反應器是種懸浮生長型的消化囂,由反應區、沉淀區和氣室三部分組成;反應器內部結構主要包括三相分離器和布水系統。厭氧生物處理是一個復雜的微生物化學過程,依靠三大主要類群的細菌(水解產酸細菌、產氫產乙酸細菌和產甲烷細菌)的聯合作用完成。UASB反應器中的污泥,絕大部分是甲烷化細菌,能將廢水中90%以上的有機物轉化為由甲烷(CH4)、二氧化碳(CO2)、氨(NH3)、硫化氫(H2S)混合組成的沼氣,其含量分別約為55%~73%、25%~35%、1%~2%、0.5%~1.5%。
調節池出水經耐腐蝕料漿泵增壓,通過換熱(調試時使用,正常運行時廢水不需加熱)加熱后進入第級高溫(55°C)UASB反應器;一級厭氧出水經沉淀池Ⅱ沉淀后泵入二級中溫(35°C)UASB反應器;二級厭氧出水經沉淀池Ⅲ沉淀后泵入三級中溫(35°C)UASB反應器;廢水經一級高溫和二級中溫共三級厭氧處理后出水COD可降至2000mg/L以下。
厭氧產生的沼氣經氣水分離、脫硫、脫水后送至沼氣貯罐,收集的沼氣可以代替燃煤進入鍋爐燃燒,節省部分能源;多余沼氣應導至安全地區經放空火炬燃燒。
按每天還原9噸COD計,大約產沼氣6600m3(其中甲烷氣約3600m3),相當于6.6噸20000KJ/Kg燃煤或4620L汽油或3.66×104kW•h(3.66萬度)電能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