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處理35立方米一體化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污水處理是環境保護的重點任務之一。我國大城市中已有一定程度的集 中污水處理設施,但大多數中小城鎮則基本沒有污水處理設施,導致大量的 污水未經處理便直接排入水體,造成了當地的水環境污染。我國的污水處理 任務十分繁重,所以還需要興建和改造大批的污水處理設施來處理污水。現 有技術的污水處理設施多為平面流程的設施。其不足是占地面積較大。

每天處理35立方米一體化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包括殼體和殼體內的七個處理區,七個處理區由水平隔板和豎直隔板分隔構成,水平隔板上均勻分布有孔,水平隔板下方兩個空間充填固定填料,是缺氧區,底部設有二個污泥懸浮區;水平隔板上方兩個空間充填移動填料,是好氧區,污水從底部進水支管進入,兩次升流進入缺氧區和好氧區處理,后流入由豎直隔板分隔的固液分離區,完成有機污水的凈化。有益效果:污水經過缺氧處理-好氧處理-缺氧處理-好氧處理,再經過固液分區分離后出水處理效果好;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便于維護和管理;采用升流推流式,節省能源;填料使用壽命長、充氧性能好、啟動掛膜快、脫膜容易、耐高負荷沖擊。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級A穩定達標工藝流程
1.基本工藝流程的構成
一級A穩定達標的基本工藝流程為:二級強化處理+化學混凝(沉淀)+介質過濾+消毒。這一工藝流程選擇基于二級強化處理出水的TN和NH3-N已經能夠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COD穩定達到一級B標準,碳源BOD5一般在12mg/L以下。
其中,化學混凝(沉淀)過濾工藝包括以下三種主要組合方式:
①混凝沉淀過濾:快速混合+絮凝+沉淀+過濾。在快速混合池或進水管道內完成快速混合,經過絮凝反應過后,在澄清池中沉淀處理,沉淀出水進入濾池過濾。在二級處理出水SS不穩定或需要化學除磷的情況下,需要采用該工藝組合,以確保出水的全面穩定達標。
②化學絮凝過濾:快速混合+絮凝+過濾;在快速混合池或進水管道內完成快速混合,經過一定時間的絮凝反應,不經沉淀,直接進入濾池過濾。一般采用聚鋁或硫酸鋁作為化學除磷藥劑。
③微絮凝過濾:管道混合+過濾;通過快速混合器或管道內部混合器完成化學藥劑的投加與快速混合,絮凝過程在深床上向流濾池的底部或深床重力流濾池的頂部完成,不設置中間沉淀段。采用聚鋁作為除磷藥劑時,需要一定的化學沉淀反應時間,否則除化學磷效果會受到一定影響。
2.化學混凝處理
深度處理工藝流程中設置化學混凝劑投加系統,其核心目的是提高后續過濾工藝的顆粒去除性能,以增強懸浮物、膠體物質、磷酸鹽和病原體的去除;混凝劑包括鋁鹽、鐵鹽、石灰、復合藥劑和聚合物等。
如果深度處理工藝系統在不投加化學藥劑的情況下就能穩定達到TP去除要求和3NTU的濁度,則允許混凝劑投加系統停止運行,但化學藥劑投加系統必須每月至少保持運行兩次,以保證需要時整個加藥系統能夠投入正常運行。
如果混凝工藝之后采用粒狀濾料濾池工藝,則化學混凝工藝應至少滿足:
①連續監測和記錄生物處理出水的濁度值,以便后續混凝劑投加設備能依據進水水質的變化自動調整混凝劑的投加量。
②除微絮凝過濾外,設計中應提供包括快速混合和絮凝池在內的化學處理設施,必要時增加中間沉淀設施,以確保所有運行條件下均能達到后續過濾水質的要求。
③深度處理設施的每個處理工藝單元(凝聚或快速攪拌以及絮凝等)應至少設置兩套,以確保某一套設備停機維修、保養或反沖洗時,能連續進行再生處理。
④投加混凝劑的同時,提供足夠的初期快速混合或等效措施,以確保混凝劑在污水中的有效擴散和高效利用,促進后續絮凝反應的高效完成。
⑤在絮凝反應池中一般需要提供促進絮體粒子形成的模式。要通過慢速攪拌控制水流的紊流或攪拌強度,既要防止絮體粒子的沉淀,也要防止絮體的破碎與解體。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控制及改進措施為:
1)污水生物處理系統采用15d以上的設計泥齡,考慮進水水質水量的變動和運行操作的調節能力限制,實際運行過程中應盡量控制在12~20d的范圍內,以保障冬季低水溫(例如10℃)條件下生物處理池有足夠數量的硝化菌與硝化能力。
(2)可采用環形溝道生物反應池(氧化溝)池型構造,較高倍率的循環流量形成快速混合作用,加上多個溝道的串聯,可以明顯減小進水水質水量的時變化峰值系數(由3~10倍降低到1.5倍左右),相應降低出水NH3-N濃度的波動,有效發揮硝化菌的作用,有利于NH3-N穩定達標。
(3)進水水質水量的波動和碳氮比偏低是影響TN穩定達標的主要因素,進水水質水量的波動通過溝道串聯布置來緩解,碳源不足可通過初沉污泥發酵進行一定程度的補充;必要時,補充外部碳源(例如甲醇、醋酸鈉、醋酸等)強化生物反硝化效果。
(4)強化前端預處理以去除盡量多的進水無機懸浮固體,降低活性污泥的惰性組分含量,以提高生物池的反硝化速率,縮短反硝化所需時間或提高反硝化總量;部分溝(渠)道可按虧氧方式運行,促進同時硝化反硝化及部分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實現,提高碳源利用效率和TN去除總量。
(5)冬季低溫到來之前,在秋季提前逐步提高整個污水生物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總量,增加實際運行泥齡,系統中累積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總量,以改進和保障冬季的硝化和反硝化效果。
在二級處理出水TN和NH3-N穩定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的情況下,可采用直接過濾或者混凝過濾的工藝單元進一步降低出水的COD、BOD5、SS和TP濃度,使其穩定達標。化學混凝有助于強化COD、BOD5、SS和TP的去除以及后續過濾單元的穩定運行。過濾方式可以有多種選擇,包括砂濾池、機械過濾器和膜過濾系統,主要取決于出水水質的具體要求和達標考核方式、處理出水的出路與用途、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操作管理與運行調整難易等方面。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調試運行
根據工程實際運行效果,該工程需要達標排放關鍵的兩點在于:
(1)在氣浮池中添加高效COD去除劑,將廢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及有毒有害物質得到去除,水質*變清,可回用,進一步降低后續生化負荷,是后期水質達標排放的前提;
(2)在生化池中訓化廢塑料廢水活性高效微生物菌種,提升生化處理效果,保證系統穩定運行,是終水質達標排放的重要依托;
經過現場調試在氣浮中,高效COD去除劑佳用量為300ppm,高效微生物菌種佳投加量為2ppm,佳訓化周期為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