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 集成式生化反應器,它可以用于農村、小區等分散式生活污水的處理,也可以用 于賓館、高速公路服務區、船舶等場所的生活污水的處理。

魯盛環保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成套設備主要包括外殼、 導氣管、厭氧室、好氧室、集水室、進水管,外殼頂部設有進水管,進水管為呈 十字型的布水管,在十字型的四個端部設有出水口。外殼底部設有出水口,外殼 內由上至下依次以碎石層分隔為厭氧室、1~4個好氧室,在好氧室下設有集水 室,對應好氧室那部分的外殼上設有若干進氣孔,厭氧室和好氧室內設有填料, 厭氧室內的填料為粒徑小于10mm的無煙煤或褐煤,好氧室內的填料為生活垃圾 填埋場封場8年以上的粒徑小于20mm的腐殖化垃圾。厭氧室中填料的厚度為 800~1000mm,好氧室中填料的厚度為400~600mm,好氧室總高度為2000~ 2800mm,一般為分為3個好氧室。反應器截面可以為方形或者圓形,在反應器的 對稱中心線上設有導氣管,從外殼底部延伸出頂部,導氣管的管體上設有導氣孔, 導氣孔外覆蓋有三相分離室,導氣管的出口設有電接點真空壓力表和離心風機, 電接點真空壓力表在設定壓力下控制風機開閉。出水口與水封井連接,水封井與 進水管之設有回流管,在回流管上設有回流泵。處理后出水按一定比例回流,以 減小進水的沖擊負荷,并接種好氧、厭氧和兼氧微生物。

污水的方法步驟:
第步,化糞池處理:生活污水進入化糞池除去較大的雜質,勻和后,出化 糞池的生活污水水質滿足:CODCr<600mg/L,NH3-N<60mg/L,TP<10mg/L;
第二步,出化糞池的生活污水由水泵提升至反應器上部的進水管,進水采用 多管布水,將污水均勻分配至反應器內上一層的厭氧室進行厭氧反應,厭氧反 應好的污水進入下面的好氧室進行好氧反應;后經集水室收集后進入水封井; 本步驟采用間歇運行方式,每一天為一個周期,進水時間8-14小時,落干時間為 10-14小時,進水表面負荷為1.5-2.0m3/(m2·d);
第三步,經第二步處理后的進入水封井的出水按10%~30%比例經回流管進入 進水管回流,整個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經導氣管排出。處理后的出水按一定比例回 流,即減小進水的沖擊負荷,又可為進水接種好氧、兼氧、厭氧微生物。污水在 流經各個段層的過程中經歷了厭氧、缺氧和好氧的環境變換,能夠有效去除COD、 NH3-N、TN和TP,可實現達標排放。
CAST工藝主要設備
1生物選擇器
CAST工藝中主反應區前端設置生物選擇器,這樣廢水中溶解性有機物質就可以借助酶反應機理給予有效的去除。對于污泥回流液中的硝酸鹽能夠在選擇器中進行反硝化作用,并對活性污泥的絮體負荷進行了有效的調節,避免出現污泥膨脹,提高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2主曝氣區
主曝氣區在CAST工藝中主要是曝氣供氧,并完成對有機質的有效降解,從而促進硝化、反硝化過程的順利進行。
3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系統
通常情況下,剩余污泥泵、回流污泥泵設置在CAST池的中段,借助回流污泥泵將主曝氣區靜沉時的污泥抽送至生物選擇器,沉淀階段結束后產生的剩余污泥排出至污泥脫水系統進行離心脫水。
4潷水裝置
在CAST池的末端,配備了潷水器,可以通過電機驅動按照設定時間自動進行升降,從而使處理后的污水得到有效的排出。
污泥處理
1、污泥來源及處理過程
初沉池的初沉污泥、二沉池剩余污泥。污泥回到粗格柵污泥回流泵房的污泥儲池,通過剩余污泥泵P0210-P0211送至濃縮池的配泥井,自流到污泥濃縮池,經過重力濃縮后通過集泥井自流到污泥儲池,經過污泥粉碎機SD1301-SD1302到螺桿泵P1301-P1302后到脫水機脫水后得到終處置。
2、濃縮池
污泥由配泥井被送到2個直徑14米圓形的污泥濃縮池,污泥經中心導流筒均勻流向池四周,在這里污泥濃度由于重力濃縮而得到增加,隨著流速的降低,污泥沉淀于池底,刮泥濃縮機將濃縮后的污泥通過刮泥板刮入到中心泥坑中,靠靜水壓力將其從污泥管中排出,上清液則從溢流堰排出。上清液和浮渣通過28#及8#管線排入26#廠區排水管線回到進水渠。
3、污泥儲池
濃縮池污泥進入集泥井自流到污泥儲池,污泥儲池內有兩臺攪拌器M1301-M1302進行攪拌,讓污泥有好的流動性。
4、脫水系統
本系統由傳輸、加藥、脫水等設備組成。
污泥由污泥儲池經過污泥粉碎機SD1301、SD1302(一用一備),進入單螺桿泵P1301、P1302(一用一備),把污泥打入離心脫水機DC1301、DC1302(一用一備),此時加藥系統工作進行加藥。
脫水后污泥通過無軸螺旋輸送器SCV1301、SCV1302送到儲泥箱,至此污泥完成脫水。污泥脫水間有綜合啟動控制柜,供整個脫水系統設備的開/停、電源、變頻、數據顯示、聯鎖、報警及停車,同時提供污泥切碎機、給料泵和螺旋輸送器的控制及絮凝劑配投裝置的聯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