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t/h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厭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的厭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頂端安裝有檢查井,兩側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厭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由頂板、底板、側板、立板、隔板和第1螺栓組成,所述的頂板、底板、側板、立板和隔板由型板、撐管、第二螺栓與邊框制成,所述的頂板、底板、側板、立板和隔板的四周設有密封條,所述型板的橫截面呈周期性波浪狀。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不管處理量的大小,都可在工廠生產,可實現(xiàn)標準化、自動化流水線式的生產,極大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具有較好的經濟技術效益。

5t/h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生物除臭的主要方法
根據(jù)微生物在除臭作用中的存在形式,處理方法主要分為生物過濾法和生物吸收法,生物膜除臭技術正是結合了這兩種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水處理廠等惡臭物質。
1.生物過濾法
生物過濾法除臭是目前研究Z多、工藝成熟、應用廣泛的生物除臭方法。該除臭法是在適宜條件下,使收集到的廢氣在通過長滿微生物的填料,臭源物質先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其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由此臭味除去。
除臭過程中,固體載體上生長的微生物承擔著物質轉換的重要任務,微生物生長需要足夠的有機養(yǎng)分,所以固體載體中應含
有一定濃度的有機物質。同時,為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必須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溫度、濕度、pH、養(yǎng)份等指標。
2.生物吸收法
生物吸收法(也可稱為生物洗滌法)多采用活性污泥的方法,先將惡臭成分轉移到水中,然后,再將受污染的水進行微生物處理。按氣液接觸方式分為兩種形式:曝氣式和洗滌式。
曝氣式與污水處理廠的生物曝氣類似,只是用臭氣代替空氣注入活性污泥中,所用的設備通常是曝氣罐,風量為0.1~1 mm/s。該方法適用各種不同的惡臭氣體,效果較好,其去除率與污泥的濃度、pH、溶解氧(DO)、曝氣強度有關。
洗滌法是利用微生物、營養(yǎng)物和水組成的微生物吸收液來處理廢氣,此法適合吸收可溶性氣態(tài)物。吸收廢氣的微生物混合液再進行好氧處理,去除液體中吸收的污染物,經處理后的吸收液可以重復利用。在生物洗滌法中,微生物及其營養(yǎng)物配料存在于液體中,氣體中的污染物通過與懸浮液接觸后轉移到液體中被微生物降解。

注意事項
采用人工濕地處理技術,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人工濕地處理技術必須做好防滲系統(tǒng),對于農村地區(qū)濕地防滲可采用土工膜或三灰土夯實等簡易實用的方法。
2.人工濕地植物的選取。濕地植物是濕地處理系統(tǒng)明顯的生物特征,它是人工濕地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污水處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濕地植物選取時應因地制宜,綜合考慮植物的以下特征:耐水、根系發(fā)達、多年生、耐寒、吸收氮、磷量大、兼顧觀賞性和經濟性、要盡量選擇當?shù)氐耐林N。目前,常用的有蘆葦、香蒲、菖蒲、美人蕉、風車草、彩虹鳥、水竹、水蔥、大米草、鳶尾、蕨草、燈芯草等。
3.人工濕地植物栽種初期的管理主要保證其成活率。濕地植物栽種好在春季,植物容易成活。如果不是在春季栽種而在冬季,應做好防凍措施,在夏季應做好遮陽防曬。總之,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措施以確保栽種植物的成活率。
4.植物栽種初期為了使植物的根扎得比較深,需要通過控制濕地的水位,促使植物根莖向下生長。
5.做好日常護理防止其他雜草滋生并及時清除枯枝落葉,防止腐爛污染。
6.對不耐寒的植物在冬季來臨之前要做好防凍措施或及時收割。
生物除臭
生物除臭是由多種生物群體通過各式各樣的生物反應過程來完成的。生物過濾法是使收集到的氣體在適宜的條件下通過長滿微生物的固體載體,氣味物質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完成廢氣的除臭過程。
以上各種脫臭方法中,臭氧氧化成本偏高、管理復雜,水洗法效率不高且不切底,活性炭吸附法設備投資高,管理復雜,運行成本高。根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數(shù)據(jù)分析比較,國內目前采用的除臭方法中,化學洗滌方法比較貴,而且日常運行費用也比較大,采用生物濾池除臭的方法居多。
設計上推薦采取下列強化技術保障措施:
1.總圖設置根據(jù)風向采取衛(wèi)生分區(qū)布置;
2.全部進出水管線地下埋設、水處理構筑物全部室內化;
3.考慮在空地上種植刺槐、假儉草、竹節(jié)草等一些能吸收有害物質的灌木及地被植物;
4.采用地埋式設計;
空氣過濾除臭。
在水處理過程中,為防止毛發(fā)等雜物進入循環(huán)水泵和過濾器,以免損壞設備,應在水泵進水管上安裝毛發(fā)聚集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