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療養院污水處理成套裝置
生物膜法生物濾池
生物膜法中常用的一種生物器。使用的生物載體是小塊料(如碎石塊、塑料填料)或塑料型塊,堆放或疊放成濾床,故常稱濾料。與水處理中的一般濾池不同,生物濾池的濾床暴露在空氣中,廢水灑到濾上。布水器有多種形式,有固定式的,有移動式的。回轉式布水器使用廣。
它以兩根或多根對稱布置的水平穿孔管為主體,能繞池心旋轉。穿孔管貼近濾床表面,水從孔中流出。布水器的工作是連續的,但對局部床面的施水是間歇的,這承繼了污水灌溉間歇灌水的概念。濾床的下面有用磚或特制陶塊、混凝土塊鋪成的集水層。再下面是池底。集水層和池外相通,既排水又通風。

工作時,廢水沿載體表面從上向下流過濾床,和生長在載體表面上的大量微生物和附著水密切接觸進行物質交換。污染物進入生物膜,代謝產物進入水流。出水并帶有剝落的生物膜碎屑,需用沉淀池分離。生物膜所需要的溶解氧直接或通過水流從空氣中取得。在普通生物濾池中,生物粘膜層較厚,貼近載體的部分常處在無氧狀態。
濾床的深度和濾率、濾料有關。碎石濾床的深度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大多采用1.8~2米左右。深度如果提高,濾床表層容易堵塞積水。濾率在1~4左右,如果提高床面也容易積水。首先突破的是濾率的提高。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在填料或載體上生長、繁殖的細菌、原生動物、后生動物等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處理廢水。主要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流化床等,目前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各個領域的廢水處理中。

新建療養院污水處理成套裝置膜生物反應器
膜生物反應器是膜技術和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一種廢水處理技術。在反應器中可以維持高的生物量,實現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停留時間相分離以及產生的污泥量少,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設備緊湊,占地面積小等優點。目前對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并已經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的廢水處理中。
生物膜-膜生物反應器
生物膜-膜生物反應器(BMBR)是將膜分離與生物膜法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廢水處理工藝,是一種既能控制污染又能實現廢水資源化的新興技術。該工藝技術對污染物的去除作用主要是依靠附著在載體上生長的微生物來完成,截留作用主要體現在膜以及膜上面形成的濾餅層的過濾作用上。
生物膜-膜生物反應器的優點
(1)BMBR綜合了生物膜法和MBR的優點。反應器內由于填料的加入,使得懸浮污泥的濃度降低,改善了膜的通量、降低了膜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膜的污染,使膜的運行周期更長,減少了膜的清洗次數,降低處理工藝的動力消耗。
(2)SS的去除率較好。生物膜法中如果厭氧層過厚,生物膜脫落后會產生大量的非活性的細小懸浮物分散于水中,使出水的澄清度降低,而BMBR由于膜分離設備的截留作用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3)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硝化菌是化能自氧菌,在混合培養的活性污泥中無法與異養菌競爭,所以在MBR中脫氮效果并不是很好,而投加了填料的BMBR可以承載大量的生物量,有利于世代時間較長的硝化菌生長,而且由于BMBR中形成了厭氧環境,脫氮效果會有所提高。
(4)由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種類豐富,載體的添加可以給微型動物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生長環境,存在相當數量的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組成較長的食物鏈,所以生物膜膜生物反應器產生的污泥量少。
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的降解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附著在載體和少量膜組件上的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二是生物反應器內懸浮微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作用;三是利用膜對有機大分子的截留作用,這樣有機大分子與微生物接觸反應的時間就更長,更能被有效的降解去除。目前,BMBR還處于實驗研究階段,國內外對此的報道尚不多。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將二級處理中的的各個功能整合到一個罐體內,形成有序的生化處理流程,有效解決了上部進水無法實現先缺氧、再好氧處理的難題,實現對污水的缺氧、好氧、沉淀和消毒一體化連續處理和達標排放,有效解決了泥水分離的問題,設備內的污水流動*采用重力流的方式,無需動力提升,運行費用低,大大減少了小型醫療機構的占地面積,維護方便,尤其適合小型醫療機構污水處理。
有益效果是,機械設備控制用料,節省成本,減少工業廢料的產生,避免了環 境污染;機械化的生產和原材料的佳配比,以及纏繞的方法提高了產品的抗壓、抗折、抗 裂、抗滲漏等物理特性,去掉了人為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使產品質量比較穩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在20℃進行生產加工時,首先將預先制備好的約20立方米的地埋式污水處理池的內胎 吊裝在旋轉支架上,同時在原料槽中加入重量比為100∶3∶3的不飽和聚酯樹脂、樹脂 促進劑和固化劑,通過導紗孔板,將置于放紗架上的中堿玻璃纖紗導入原料槽內,將原料槽 的寬度設置為50厘米,中堿玻璃纖紗傳動的速度0.5米/秒,使得中堿玻璃纖紗在不飽和聚 酯樹脂中進行充分浸滲1秒,然后將充分混合浸滲的混有不飽和聚酯樹脂的中堿玻璃纖紗, 通過壓紗輥導出,去掉多余的不飽和聚酯樹脂,經導絲頭,用微控電腦纏繞設備采用斜線交 叉,縱向纏繞,交替進行的方式,將中堿玻璃纖紗纏繞在地埋式污水處理池的內胎表面上 10mm厚;放置120分鐘,至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即完成成品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