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指出,環保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5%以上,并在未來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梢灶A見,環保產業未來發展勢頭良好,必將呈現大跨越的發展態勢。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引導下,環保產業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也被人們寄予了拉動經濟新的增長點的厚望,同時也將成為改善就業環境的熱門行業。
“環保產業作為未來的支柱產業,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也可能是提高GDP,促進就業的正力量。”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肯定了環保產業對未來就業的促進作用。
無論是行業還是企業的發展,人才都是前進的基石。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人力資源是未來企業競爭的關鍵。2013年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推進,環保產業發展迅速,不僅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企業的人才需求也隨之呈現出新的面貌。
環保產業是個高技術含量的企業,企業需要技術人才來研制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滿足特種工藝污染治理需求的產品?,F在的環保人才中,能夠駕馭大工程、又同時承擔多項大型環境工程設計項目的能力、可獨立設計多項大型環境工程項目的技術人才非常缺乏。
人才爭奪戰持續白熱化
環保行業潛力巨大,卻一開始就面臨了人才供應的缺口。根據《環境產業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研究報告(2013版)》顯示,“預計到2015年環保產業從業人員總數將達到840萬,2020年達到1690萬。十二五期間,環保產業吸納的新增就業人數預計為420萬”,未來環保產業人才缺口巨大。
據悉,目前中國環保行業的從業人員僅13萬人,其中技術人員占8萬人,然而整個國家對環境工程師的人才需求就超過42萬人。環保行業人才集中于節能、水務和新能源三大領域,節能領域從業人員比重多,占總樣本數量的37.81%,其次是水務領域和新能源領域,分別占30.41%,19.45%。
據數據統計顯示,從2011年到2013年,僅環境工程師的需求量就出現了連續三年的增幅,平均增幅15%左右,其他相關的崗位需求出現明顯增長。2013年季度人才需求量較2012年第四季度環比增長6.71%,尤以環境工程師崗位需求大,水處理工程師、脫硫脫銷電氣自控工程師等崗位需求也有明顯增加。
面對環保人才資源的有限,環保企業吹響了人才爭奪戰的號角,進入爭奪儲備人才的白熱化階段。據悉,一些外資環保巨頭進入中國市場,采取與政府合作、舉辦培訓、為大學提供獎學金等方式,分羹緊缺的人才資源;同時,國內環保企業開始利用校企合作、與獵頭公司接洽、高薪招聘等方式儲備人才,一些企業老總甚至親自出馬招聘,唯恐錯失“千里馬”。
專家表示:“環保產業的發展為人才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需求空間,除了傳統技術人才需求依舊旺盛以外,企業越來越青睞那些能夠駕馭大工程、能承擔多項大型環境工程設計項目、可獨立設計多項大型環境工程項目的人才。”
中國擬對節能環保從業者開展“義務教育”
環保產業興起,卻不得不面對專業人才匱乏現狀。,“人才培養”方面的滯后或是個中緣由。以工業水平較高的深圳為例,目前大多數培訓機構、職業院校卻罕見與“環保”相關的課程,對此,南都學習智庫專家、南方技師學院深圳分校校長石端順如是解釋:“一般的職業院校很難開設環保專業———因為,環保專業涉及到市場、民眾環保意識、環保資源拓展、配套師資、對應技工出口、職業資格證書等方面的綜合問題,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可能會超出一般職業院校所能承受和調度的資源量。”
中國節能協會7月31日在京召開“節能環保產業免費義務教育”新聞發布會,決定啟動一個相應的“義務教育”項目,對中國節能環保從業者展開培訓。希望通過創新節能環保產業教育模式及培訓體系,探索一條節能減排領域人才培養的新路子,打造一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節能減排公眾教育平臺。
據介紹,該項目將通過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管理方法、整體綜合解決方案及案例分析的教育培訓,以及節能減排資訊的交流與共享,加強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提升產業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職業技能,持續提升產業人才對新經濟財富增長機會的識別、把握和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