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應用方案】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推動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技術進步,滿足污染治理對先進技術的需求,生態環境部編制并發布了2018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生態環境部公告2018年第76號)(簡稱《目錄》)。
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具體承擔《目錄》的項目篩選和編制工作。為便于各相關方使用《目錄》,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配套編制了《目錄》典型應用案例,將陸續在微信平臺上發布。所有案例均來自目錄入選項目的申報材料,案例內容經業主單位和申報單位蓋章確認。
技術概要
工藝路線
電爐爐內排煙經余熱鍋爐回收余熱降溫后經袋式除塵器除塵達標排放;采用“半密閉導流煙罩+屋頂貯留集塵罩+鐵水溜槽排煙罩”相結合的方式全過程捕集電爐在加廢鋼、兌鐵水、熔煉、出鋼等過程中產生的排煙,煙氣在半密閉導流煙罩及鐵水溜槽排煙罩導流作用下流經屋頂貯留集塵罩,再經袋式除塵器除塵達標排放;采用爐內一次排煙和爐外移動半密閉罩二次排煙相結合的方式捕集鋼包電弧爐煙氣,經袋式除塵器除塵達標排放。
主要技術指標
電爐爐內排煙除塵系統入口顆粒物平均濃度為10g/m³~13g/m³、鋼包電弧爐除塵系統入口顆粒物平均濃度16g/m³;除塵后出口顆粒物平均濃度可<10mg/m³。
技術特點
余熱鍋爐回收電爐爐內排煙余熱;采用組合式集氣裝置有效捕集煙氣,除塵效率高。
適用范圍
電爐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含塵煙氣治理。
經典案例
案例名稱
萊蕪鋼鐵集團公司100t電爐配套除塵系統和余熱回收項目
業主單位
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萊蕪分公司
案例概況
建設地點:
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
污染特征:
電爐冶煉車間產生的有害物具有煙塵排放量大、連續排放、粉塵細而黏、具有極高的煙氣溫度、煙氣中含有煤氣、強噪聲和輻射等特點。
工程規模:100t電爐。
2017年通過了山東省環境保護廳的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魯環驗[2017]84號)。驗收監測期間,特鋼100t電爐冶煉廢氣排氣筒、第四孔余熱利用廢氣排氣筒、精煉爐廢氣排氣筒顆粒物排放濃度兩天的大值分別為 12mg/m³、10mg/m³、6.4mg/m³,均滿足《山東省鋼鐵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DB 37/990-2013)新建企業標準限值及《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 37/2376-2013)限值要求。
全景照片
項目除塵風管總體布置
工藝流程
電爐爐內排煙經余熱鍋爐回收余熱降溫后經袋式除塵器除塵達標排放;采用“半密閉導流煙罩+屋頂貯留集塵罩+鐵水溜槽排煙罩”相結合的方式全過程捕集電爐在加廢鋼、兌鐵水、熔煉、出鋼等過程中產生的排煙,煙氣在半密閉導流煙罩及鐵水溜槽排煙罩導流作用下流經屋頂貯留集塵罩,再經袋式除塵器除塵達標排放;采用爐內一次排煙和爐外移動半密閉罩二次排煙相結合的方式捕集鋼包電弧爐煙氣,經袋式除塵器除塵達標排放。
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污染防治效果和達標情況
電爐周圍實測崗位濃度平均值為3.7mg/m³,LF周圍實測崗位濃度平均值為3.9mg/m³,顆粒物排放濃度實測平均值為7.8mg/m³。
二次污染治理情況
無二次污染。
袋式除塵器
電爐導流罩和屋頂大罩
主要工藝運行和控制參數
電爐爐內一次排煙除塵系統:過濾風速1.1m/min,清灰時過濾風速1.25m/min,脈沖噴吹壓力0.3MPa~0.5MPa,脈沖噴吹時間50ms~100ms(可調),脈沖噴吹周期30min~240min(可調),脈沖噴吹間隔5s~20s(可調),凈化效率>99.8%。
電爐爐外二次排煙除塵系統:過濾風速1.17m/min,清灰時過濾風速1.25m/min,脈沖噴吹壓力0.3MPa~0.5MPa,脈沖噴吹時間50ms~100ms(可調),脈沖噴吹周期30min~240min(可調),脈沖噴吹間隔5s~20s(可調),凈化效率>99.8%。
LF精煉爐、電爐/LF上料除塵、汽車卸料及鋼水扒渣設備除塵系統:過濾風速1.15m/min,清灰時過濾風速1.25m/min,脈沖噴吹壓力0.3MPa~0.5MPa,脈沖噴吹時間50ms~100ms(可調),脈沖噴吹周期30min~240min(可調),脈沖噴吹間隔5s~20s(可調),凈化效率>99.3%。
電爐車間總體除塵效果
裝置其他照片
投資費用
設備材料費4000萬元(土建、余熱鍋爐除外)。
運行費用
除塵系統噸鋼耗電量約30kWh。
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情況
除塵總風量為263萬m³/h,相對傳統技術減少約122萬m³/h,可節省近千萬元的投資費用(包括整個電爐車間各工段的除塵);設置協同抑塵罩,操作方便,不影響兌鐵水工藝操作和檢修,同時又無需額外增加成本及費用;每天余熱回收蒸汽發電量約8×104kWh;風機變頻調節,節電約30%。
申報單位:科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