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四通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作者
豆豉加工污水處理系統
資料類型 | jpg文件 | 資料大小 | 193001 |
下載次數 | 0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山東四通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豆制品污水處理設備,豆類污水處理設備,大豆污水處理設施,大豆污水處理裝置,豆類污水處理系統 |
- 【資料簡介】
豆豉加工污水處理系統
一、概述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以附著在載體(俗稱填料)上的生物膜為主,凈化有機廢水的一種水處理工藝。是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在可生化條件下,不論應用于工業廢水還是養殖污水、生活污水的處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該工藝因具有節能、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污水處理系統。
二、設備流程
一體化設備
將污水提升進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處理。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以下處理工段:缺氧生化池+好氧生化池+沉淀池+清水池”。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埋設于地下,減少工程占地。一體化設備基坑尺寸14000×4000×300mm,地下鋼混基礎。
水解酸化:污水在好氧生化處理前,先經生物水解(缺氧條件)處理,可使大分子有機污 染物小分子化、非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物質、難以降解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物質,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好氧處理創造良好的生化條件。因而提高了整個污水的COD去除率。水解工藝是依靠大量的兼氧生物的代謝作用來降解(轉化)有機物,它不需要(或只需少量)充氧,因而可以節省能耗。在水解池內填裝組合填料,微生物會在填料的表面進行累積,以增大與污水的表面接觸,增強對污水的降解處理效果。水解工藝運行穩定,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小。水溫的適應范圍為5-40℃。冬夏出水,COD去除率,幾乎無甚差異。
豆豉加工污水處理系統
接觸氧化:生化處理部分不僅要去除廢水中的COD,還要去除氨氮。氨氮的去除過程是先由好氧菌將NH3—N氧化為NO2-和NO3-;然后由缺氧的反硝細菌將NO2-和NO3-轉化為N2放出。缺氧段是脫氮裝置的關鍵部位,目前采用膜法缺氧的生物處理方法,其脫氮經濟可靠。生物接觸氧化法是活性污泥法與生物復合的生物膜法。曝氣池中設有填料,采用曝氣充氧,微生物部分固著,部分懸浮。
污水中BOD5的去除主要是靠微生物的吸附與代謝作用,然后對吸附代謝物進行泥水分離來完成。在活性污泥與污水接觸初期,會出現很高的BOD5去除率,這是由于污水中有機顆粒和膠體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從而被去除所致,但是這種吸附作用僅對污水中懸浮物和膠體起作用,對溶解性有機物不起作用。溶解性有機物需靠微生物的代射來完成,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將污水中一部分有機物合成新的細胞,將另一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以便獲得細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產物是CO2和H2O等穩定物質,這也是污水中BOD5的降解過程。微生物的好氧代謝作用對污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和非溶解性有機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謝產物是無害的穩定物質,因此,可以使處理后污水中的殘余BOD5濃度降低,當污泥負荷≤0.3kgBOD5/kgMLSS·d時,就能達到≤20mg/l?。
沉淀池:經過前面生化處理,廢水中絕大部分有機物被去除,經沉淀、消毒處理后,可滿足于達標排放要求,浮物沉降進入池底錐形沉泥斗中,澄清水從溢流堰流出。
清水池:儲存清水達標后排放。
污泥池
功能作用:
污泥的暫時儲存與濃縮。
主要工程內容:
池體尺寸3m×3m×4m,有效容積36m3 地下鋼混結構。
設備間功能作用:
設備間是放置設備的構筑物,主要有:曝氣風機、氣浮機、加藥裝置、控制系統等。
尺寸8m×4m×3.5m 地上磚砌結構。
三、應用范圍
生活污水及城市污水處理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食品加工類工業廢水處理
小區及樓宇建筑中水回用微污染飲用水生物預處理。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同浸沒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過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于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形成生物膜的新陳代謝,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上一篇:礦用雙抗涂塑復合鋼管,今日產品
下一篇:大口徑內外涂塑鋼管,過磅價格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aboay.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