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興國家成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天發表了《200年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對科學和技術研究的狀況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報告指出,受經濟衰退的影響,美國、日本和歐盟在研究與發展方面的進展日益放緩,而中國、韓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正在大跨步地前進,這些國家正迅速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科學與技術進步的一股重要力量。
《200年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根據豐富的數量和質量指數對世界科技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綜合評估,報告不僅分章節介紹了世界不同區域的情況,還特地將巴西、加拿大、中國、古巴、美國、俄羅斯、印度、伊朗、日本、韓國、土耳其等國作為關注的重點,尤其對中國、韓國和印度的科技狀況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報告說,過去0年中,中國用于研究與開發的費用增加了6倍,科學論文的出版量增加了一倍,中國培養的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博士畢業生多于美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另外,中國在科學產出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按《科學引文索引》統計的科學出版物數量計算,中國所占的比例從2002年的5.2%上升到了2008年的0.6%,僅次于美國。
報告指出,韓國是亞洲在領域內的另一顆新星,政府對公共部門的投入從2003年的49億美元增至2008年的83億美元。韓國還推出了一系列促進私營部門投資的刺激方案和稅收優惠政策,使其年均增長率在2003至2008年間達到了2.3%。同時,韓國的研究人員數量也在不斷增長,200年每萬人中研究人員的數量為37.8,到了2007年,這一數字增長為53.。此外,從2003至2008年間,韓國在美國注冊的數量增加了99.4%,其總數位居*四。
報告顯示,自2005年以來,印度一直是zui大的信息技術服務出口國,印度制藥業的營業額也從980年的3億美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90億美元左右,其增長主要通過出口和外國公司的外包業務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