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ORIC傳感器選擇使用
對DI-SORIC傳感器數量和量程的選擇:
DI-SORIC傳感器數量的選擇是根據電子衡器的用途、秤體需要支撐的點數(支撐點數應根據使秤體幾何重心和實際重心重合的原則而確定)而定。一般來說,秤體有幾個支撐點就選用幾只DI-SORIC傳感器,但是對于一些特殊的秤體如電子吊鉤秤就只能采用一個DI-SORIC傳感器,一些機電結合秤就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選用DI-SORIC傳感器的個數。
DI-SORIC傳感器量程的選擇可依據秤的zui大稱量值、選用DI-SORIC傳感器的個數、秤體的自重、可能產生的zui大偏載及動載等因素綜合評價來確定。一般來說,DI-SORIC傳感器的量程越接近分配到每個DI-SORIC傳感器的載荷,其稱量的準確度就越高。但在實際使用時,由于加在DI-SORIC傳感器上的載荷除被稱物體外,還存在秤體自重、皮重、偏載及振動沖擊等載荷,因此選用DI-SORIC傳感器量程時,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因素,保證DI-SORIC傳感器的安全和壽命。
DI-SORIC傳感器量程的計算公式是在充分考慮到影響秤體的各個因素后,經過大量的實驗而確定的。
公式如下:
●C=K-0K-1K-2K-3(Wmax+W)/N
●C—單個DI-SORIC傳感器的額定量程
●W—秤體自重
●Wmax—被稱物體凈重的zui大值
●N—秤體所采用支撐點的數量
●K-0—保險系數,一般取值在1.2~1.3之間
●K-1—沖擊系數
●K-2—秤體的重心偏移系數
●K-3—風壓系數
根據經驗,一般應使DI-SORIC傳感器工作在其30%~70%量程內,但對于一些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大沖擊力的衡器,如動態軌道衡、動態汽車衡、鋼材秤等,在選用DI-SORIC傳感器時,一般要擴大其量程,使DI-SORIC傳感器工作在其量程的20%~30%之內,使DI-SORIC傳感器的稱量儲備量增大,以保證DI-SORIC傳感器的使用安全和壽命。
要考慮各種類型DI-SORIC傳感器的適用范圍:
DI-SORIC傳感器的準確度等級包括DI-SORIC傳感器的非線形、蠕變、蠕變恢復、滯后、重復性、靈敏度等技術指標。在選用DI-SORIC傳感器的時候,不要單純追求高等級的DI-SORIC傳感器,而既要考慮滿足電子秤的準確度要求,又要考慮其成本。
DI-SORIC傳感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它不僅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更新換代,而且還可能建立新型工業,從而成為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微型化是建立在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技術基礎上的,已成功應用在硅器件上做成硅壓力DI-SORIC傳感器。
對DI-SORIC傳感器等級的選擇必須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1. 滿足儀表輸入的要求。稱重顯示儀表是對DI-SORIC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經過放大、A/D轉換等處理之后顯示稱量結果的。因此,DI-SORIC傳感器的輸出信號必須大于或等于儀表要求的輸入信號大小,即將DI-SORIC傳感器的輸出靈敏度代人DI-SORIC傳感器和儀表的匹配公式,計算結果須大于或等于儀表要求的輸入靈敏度。
2. 滿足整臺電子秤準確度的要求。一臺電子秤主要是由秤體、DI-SORIC傳感器、儀表三部分組成,在對DI-SORIC傳感器準確度選擇的時候,應使DI-SORIC傳感器的準確度略高于理論計算值,因為理論往往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如秤體的強度差一點,儀表的性能不是很好、秤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等因素都直接影響到秤的準確度要求,因此要從各方面提高要求,又要考慮經濟效益,確保達到目的。
DI-SORIC傳感器應用領域:
DI-SORIC傳感器的低成本和易用性已吸引機器設計師和工藝工程師將其集成入各類曾經依賴人工、多個光電DI-SORIC傳感器,或根本不檢驗的應用。視覺DI-SORIC傳感器的工業應用包括檢驗、計量、測量、定向、瑕疵檢測和分撿。以下只是一些應用范例:
在汽車組裝廠,檢驗由機器人涂抹到車門邊框的膠珠是否連續,是否有正確的寬度;
在瓶裝廠,校驗瓶蓋是否正確密封、裝灌液位是否正確,以及在封蓋之前沒有異物掉入瓶中;
在包裝生產線,確保在正確的位置粘貼正確的包裝標簽;
在藥品包裝生產線,檢驗阿斯匹林藥片的泡罩式包裝中是否有破損或缺失的藥片;
在金屬沖壓公司,以每分鐘逾150片的速度檢驗沖壓部件,比人工檢驗快13倍以上。
DI-SORIC傳感器常用術語
1. DI-SORIC傳感器
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有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
1)敏感元件是指DI-SORIC傳感器中能直接(或響應)被測量的部分。
2)轉換元件指DI-SORIC傳感器中能較敏感元件感受(或響應)的被測量轉換成是與傳輸和(或)測量的電信號部分。
3)當輸出為規定的標準信號時,則稱為變送器。
2. 測量范圍
在允許誤差限內被測量值的范圍。
3. 量程
測量范圍上限值和下限值的代數差。
4. 度
被測量的測量結果與真值間的一致程度。
5. 重復性
在所有下述條件下,對同一被測的量進行多次連續測量所得結果之間的符合程度:
●相同測量方法
●相同觀測者
●相同測量儀器
●相同地點
●相同使用條件
●在短時期內的重復。
6. 分辨力
DI-SORIC傳感器在規定測量范圍內可能檢測出的被測量的zui小變化量。
7. 閾值
能使DI-SORIC傳感器輸出端產生可測變化量的被測量的zui小變化量。
8. 零位
使輸出的值為zui小的狀態,例如平衡狀態。
9. 激勵
為使DI-SORIC傳感器正常工作而施加的外部能量(電壓或電流)。
10. zui大激勵
在市內條件下,能夠施加到DI-SORIC傳感器上的激勵電壓或電流的zui大值。
11. 輸入阻抗
在輸出端短路時,DI-SORIC傳感器輸入端測得的阻抗。
12. 輸出
有DI-SORIC傳感器產生的與外加被測量成函數關系的電量。
13. 輸出阻抗
在輸入端短路時,DI-SORIC傳感器輸出端測得的阻抗。
14. 零點輸出
在室內條件下,所加被測量為零時DI-SORIC傳感器的輸出。
15. 滯后
在規定的范圍內,當被測量值增加和減少時,輸出中出現的zui大差值。
16. 遲后
輸出信號變化相對于輸入信號變化的時間延遲。
17. 漂移
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DI-SORIC傳感器輸出中有與被測量無關的不需要的變化量。
18. 零點漂移
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及室內條件下零點輸出時的變化。
19. 靈敏度
DI-SORIC傳感器輸出量的增量與相應的輸入量增量之比。
20. 靈敏度漂移
由于靈敏度的變化而引起的校準曲線斜率的變化。
更多DI-SORIC傳感器相關的資訊,歡迎大家來電垂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