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樣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 BLBC)多為三陰性乳腺癌(TNBC),在乳腺癌亞型中具有最差的預后和無遠處轉移生存率。如今,由于缺乏可靠有效的分子靶標,基底樣乳腺癌患者尚無靶向治療方法。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醫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和河南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基底樣乳腺癌組織進行了基于免疫組化的芯片分析,發現蛋白FGD5(Faciogenital Dysplasia 5)的豐度與基底樣乳腺癌的不良預后有關。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1年3月24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Faciogenital Dysplasia 5 supports cancer stem cell traits in basal-like breast cancer by enhancing EGFR stability”。

FGD5通過EGFR促進基底樣乳腺癌發生和進展,在小鼠中可通過一種治療肽加以靶向。圖片來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1, doi:10.1126/scitranslmed.abb2914。
FGD5缺失會降低基底樣乳腺癌細胞的增殖、浸潤和腫瘤球形成能力。此外,抑制小鼠乳腺上皮細胞中的Fgd5基因通過降低腫瘤起始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減弱了基底樣乳腺癌的起始和進展。此外,FGD5的豐度與基底樣乳腺癌中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豐度呈正相關。
在二維和三維培養條件下,FGD5剔除可降低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EGFR的穩定性,從而降低EGFR的豐度。從機制上講,FGD5與EGFR結合并干擾E3連接酶ITCH誘導的基底EGFR泛素化和降解。EGFR降解受損引起基底樣乳腺癌細胞增殖,并促進浸潤性和自我更新。
為了驗證FGD5-EGFR相互作用在調節EGFR穩定性中的作用,這些研究人員篩選了一種與FGD5結合的細胞穿透性α-螺旋肽PER3,以破壞這種相互作用。接受破壞FGD5-EGFR相互作用的PER3肽治療的基底樣乳腺癌患者源性腫瘤異種移植小鼠模型,無論是接受還是不接受,都能減少基底樣乳腺癌的進展。這項新的研究發現FGD5是腫瘤起始細胞的陽性調節因子,并有潛力開發針對基底樣乳腺癌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