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過濾器構造原理
閱讀:960發布時間:2012-8-29
空氣過濾器構造原理設計要注意:要盡量擴大進口流道的進氣面積,保證進氣流道面積為設計口徑面積的1.5~2倍;
流道要盡量短,在滿足強度的前提下,盡量將導流板上移靠近進氣口。流道短還能縮短結構尺寸。
空氣過濾器結構在設計壓鑄件時,要盡量減少機加工的切削余量,一般在0.5~1.5mm。過多的切削余量會增加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還會增加不良率。這是因為壓鑄時內部難免會出現縮孔等不良現象,比較致密的金屬層厚度比較薄,過多的切削量會破壞致密層。設計時要盡量使壁厚均勻,不同壁厚處要有圓弧過渡,以減少集中應力的出現。
空氣過濾器的導流板是影響分水效率的關鍵部件。導流板的葉片在設導流板計時要注意4點:角度大小適當:角度過大,氣流氣旋不明顯,分水效果不好;角度過小,分離出來的水會往上跑,很難流到水杯底部。葉片以30°~45°比較合適。葉片要有足夠的強度,同時有足夠的過流面積。導流板安裝必須牢固可靠,因為氣流在通過導流板時對葉片有較大的反作用力,容易使導流板松動或失效。旋向。
總之,空氣過濾器構造原理是:在保證內部結構的前提下,外型有特色、簡單、尺寸緊湊、易于拆裝組合和模塊化設計,尤其要考慮如何方便與其他元件連接。目前的產品中,主要有2種連接方式,一種為本體上有斜面,靠固定件上的斜面拉緊固定;另一種靠螺栓連接。前者便于拆裝維修,后者則尺寸緊湊。同時,為確保過濾器不會裝反,閥體上要有醒目的氣體流動方向標志。以上專業資料由鵬馳凈化整理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