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濃度報警器的原理基于電荷感應技術和光散射法。
粉塵濃度報警器是一種能夠檢測粉塵濃度并及時發出警報的安全設備。它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賴于兩種技術:
電荷感應技術:這種技術利用粉塵顆粒流經探頭時與探頭之間的動態電荷感應產生信號。當顆粒與探頭碰撞時,顆粒和探頭間會發生電荷傳遞(即摩擦起電),同時,氣流中的顆粒自身也帶有一定凈電荷。當微粒經過探頭附近時,探頭上會產生感應電荷(即靜電感應)。顆粒與探頭碰撞時,電荷轉遞量的多少取決于顆粒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大小、化學組成、介電常數等)以及速度。一群顆粒物與探頭碰撞的綜合結果是在探頭上產生的微小電流信號,信號的強度與一定時間內碰撞探頭的顆粒數量成正比。這種技術通過監測電荷信號的標準偏移來確定交流信號的擾動量,并以即時擾動量的大小來確定粉塵排放量。
光散射法:這種方法利用光線經過粉塵時發生的光散射現象。粉塵越多,光線散射越明顯。粉塵報警器通過檢測周圍的溫度變化,當粉塵堆積在設備上時,會導致散熱不良,溫度變高,從而引起溫度傳感器的報警。同時,通過光散射法檢測粉塵濃度,當粉塵濃度超過設定值時會發出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