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由華大基因、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和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對腎透明細胞癌中泛素介導的蛋白降解通路的相關基因突變研究》(Frequent mutations of genes encoding ubiquitin-mediated proteolysis pathway components in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在雜志《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上在線發表。這是繼今年八月份在《自然-遺傳學》上發表的膀胱癌研究之后,該團隊取得的又一重要癌癥研究成果,為腎癌的發病機理研究以及診斷、治療奠定了堅實的科研基礎。
腎癌是泌尿系統腫瘤中致死率zui高的一種,其發病率和死亡率約占全部腫瘤的2%。其中,腎透明細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是腎癌中zui常見、惡性程度zui高的一種亞型,每年*大約會有102,000例患者因此而死亡。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對10例ccRCCs患者的腫瘤組織和正常對照樣本進行了外顯子測序研究,并在88例ccRCCs患者中進行了驗證,鑒定出23個與ccRCCs相關的顯著突變基因,其中12個基因是在ccRCCs中被發現。
泛素介導的蛋白降解通路(Ubiquitin-Mediated Proteolysis Pathway, UMPP)是調節多種細胞生物學過程的重要機制,在正常細胞的蛋白質降解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所有的含有非同義突變的基因進行信號通路分析,結果發現UMPP相關基因突變頻率較高,約有50%的檢測樣本的UMPP相關基因發生了突變,包括VHL(27%), BAP1(8%), CUL7(3%), BTRC(2%)等。已有研究發現,VHL基因(UMPP 通路成員之一)為抑癌基因,該基因的失活可導致兩個重要的缺氧誘導調節因子——HIF1α和HIF2α的累積,從而使腫瘤發展相關基因 (VEGF, PDGF等)表達增加,這與ccRCCs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研究人員推測,與UMPP相關的其他基因的異常,也可能會導致類似的結果。
為了證明該推測,研究人員對所有的ccRCCs患者樣本進行了免疫組化分析,發現UMPP通路異常和腫瘤組織中HIF1α、HIF2α的過量表達有著密切的關系。進一步研究發現UMPP 通路中除VHL基因之外的其他基因突變和腫瘤組織中HIF2α的過量表達確實具有明顯的正相關性,這表明非-VHL的UMPP基因在該過程中也可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文章的*作者、華大基因該項目負責人郭廣武博士說:“通過此次研究,我們推測由UMPP相關基因突變而激活的缺氧調節網絡與ccRCCs的發生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但是HIF1α和HIF2α只是UMPP調控的整個蛋白網絡的一員,今后我們會對ccRCC的蛋白質組進行研究,進一步探索UMPP在腎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來源:華大基因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