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能源轉型下的迫切需求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以及我國 “雙碳” 目標的提出,能源行業的綠色轉型迫在眉睫。煤業作為傳統能源產業,在能源結構中仍占據重要地位。然而,長期以來,煤炭開采、加工和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煤業集團急需一套科學、高效的能效管理解決方案,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煤業集團能效管理平臺:核心功能與技術亮點
實時數據采集與監測:平臺通過部署在各個生產環節的傳感器和智能設備,實時采集煤炭開采、洗選、運輸等過程中的能源數據,包括電量、水量、煤量等。這些數據被迅速傳輸至數據中心,實現對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測。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電腦或移動端隨時查看各環節的能耗情況,及時發現異常波動。
數據分析與診斷: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平臺對采集到的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過建立能耗模型,能夠精準找出能源浪費的環節和原因,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節能建議。例如,通過分析設備運行數據,發現某臺采煤機在特定工況下能耗過高,經檢查是設備老化導致,企業可據此及時進行設備更新或維護,降低能耗。
節能預警與動態調整:設置能耗閾值,當能源消耗超出正常范圍時,平臺立即發出預警信息,提醒相關人員及時采取措施。此外,平臺能夠根據生產情況的變化,動態調整節能策略,確保能效管理始終處于最佳狀態。例如,在煤炭市場需求波動較大時,平臺可根據產量調整,及時優化能源配置。
項目背景
集團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主要成員企業之一,承擔110kV及以下電力設施的安裝、維修和試驗工作,擁有并管理包括110kV、35kV和10kV(6kV)變電站在內的33座變電站,以及覆蓋洛陽、焦作、新鄉三個礦區的供電線路,總長約530公里。通過電網能效管理平臺,將企業用電分為源、網、運維規劃,能夠監測企業整體用電狀況,并在一個系統中集中展示,不需要繁多的各項子系統,便于管理人員更好地對企業進行維護。
項目方案
項目一期涉及19個變電站、1個瓦斯發電站、1個光伏電站。110kV趙固1#礦變電站:加裝電能質量、弧光保護等設備將數據上傳至EMS平臺,同時將四方微機保護及站點其他電力系統所有遙測遙信數據以IEC104規約方式轉發至通信管理機上傳至EMS平臺。110kV馮營升壓站及其他變電站:將南瑞系統站點電力系統所有遙測遙信數據轉發至通信管理機上傳至EMS平臺。瓦斯發電站:通過PLC系統后臺將數據轉發至通信管理機上傳至EMS平臺,實時監測發電機組狀態各項數據,統計發電量。光伏電站:安裝網關,監測逆變器運行狀態,發電量,展示交流側和直流側實時數據,電力數據實時刷新,響應迅速。平臺接入變電站、瓦斯發電站、光伏電站視頻監控和線路巡檢。將EMS故障報警信息推送至焦煤預警報警平臺。
項目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