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商
山東環綠環保設備有限公司資料大小
202.5KB資料圖片
下載次數
5次資料類型
JPG 圖片瀏覽次數
105次一體式戶用污水處理裝置
一、 工藝流程簡述
首先,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首先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內的格柵井,內部設有過濾格柵,對污水中懸浮物進行處理去除。經過格柵處理后水中粗粒、不溶性COD、SS等大大降低,柵渣通過人工定期清理外運安全處理。
經過濾格柵去除部分懸浮物,以及大顆粒懸浮的有機、無機等物質后的污水,進入厭氧池,在此利用厭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使大分子復合鏈的有機物氧化為小分子單鏈的有機物。污水和從沉淀池回流的含磷污泥,在厭氧狀態下釋放出磷,在太陽能好氧池內可吸收大量的磷,從而通過排放污泥進行去磷。污水中的部分氨氮,在太陽能好氧池內被轉化為NH3-N。經過回流泵污水進入缺氧池,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碳源,將回流混合液中帶入的大量NO3-N和NO2-N還原為N2釋放至空氣,從而去除氨氮。
在經過太陽能好氧反應后,污水中的污染有機物已經被微生物基本消解,混合液流入沉淀池進行沉淀處理。為保證生化池的污泥濃度,將沉淀池的污泥回流到前池中。
二、方法概述
首先廢水經管道進入收集池調節水質,調節池出水經泵提升到混凝池,然后在池內加堿進行PH調節,控制PH值在7-9,然后在池內投加PAM,經絮凝后廢水進入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氧化池/MBR池,MBR處理水進入中間水池后續利用RO反滲透膜進行處理,經過反滲透膜處理的水回用到生產線,產生的濃水經濃水池收集后進入中間水池,沉淀池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濃縮池,通過設備濃縮脫水,壓濾機滲濾液回流至調節池,重新進入系統處理,脫水后的泥餅定期外運處理。可使大分子有機污染物小分子化、非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物質、難以降解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物質,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好氧處理創造良好的生化條件。因而提高了整個污水的COD去除率。水解工藝是依靠大量的兼氧生物的代謝作用來降解(轉化)有機物,它不需要(或只需少量)充氧,因而可以節省能耗。在水解池內填裝組合填料,微生物會在填料的表面進行累積,以增大與污水的表面接觸,增強對污水的降解處理效果。水解工藝運行穩定,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小。水溫的適應范圍為5-40℃。冬夏出水,COD去除率,幾乎無甚差異,尺寸5000×3000×4000mm,地下鋼混結構。
三、污水處理工藝
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污水處理工藝。目前主流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是:AO(接觸氧化法)、MBR(生物膜法)、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CASS(周期循環活性污泥法)。其中AO法和MBR法為常見。AO法能達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一級B標準,和醫療行業直接排放標準。MBR法可以達到城鎮污水排放一級A標準,其處理效果特別好,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當然MBR法處理成本也相應較高。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