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環綠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100噸水產養殖污水處理設備
100噸水產養殖污水處理設備
一、設備介紹
1.氣浮綜合凈化池。集氣浮泡沫分離、蛋白質分離和生物凈化的功能于一體。氣浮綜合凈化池是由氣浮反應槽、生物凈化濾料、排沫槽和排污管組成。
2.循環水泵,經魚池進行初步分離后較清的水則進入泵池,泵池又是循環水的調節池,可以穩定平衡循環水的水流量,循環水泵安裝在泵池的后端,采用低功耗、大流量的單相潛水泵。
3.紫外線或微波消毒器消毒。待消毒的水經進水口進入消毒井,自下而上均勻的流經垂直插入的紫外線消毒燈管再由消毒井的出水口流出完成了消毒過程。
4.生物凈化池,主要的作用是降解氨氮和亞硝酸氮,池內安裝彈性生物濾料,生物濾料采用規格為比表面積296平方米/克的彈性立體填料,生物濾料的數量根據循環水系統所增加的的生物承載量確定。
5.脫氣池,在生物凈化池后面設置了脫氣池,在脫氣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末級生物凈化,用于驅除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氣等有害氣體使水中的總氣體水平和水質接近和優于新鮮的自然海水,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和養殖密度比較高的大棚建議采用脫氣池。池內的脫氣填料亦采用規格為比表面積296平方米/克的彈性立體填料,脫氣填料的數量根據循環水系統的生物凈化填料來確定,一般為系統的1/4左右。底部設曝氣裝置,采用小型鼓風機供氣。
6.充氧:用羅茨鼓風機和納米微孔增氧管進行增氧,或者使用純氧增氧設施進行增氧。
7.回流裝置:回流裝置實際上就是一個回流的管道,由管道上的閥門控制回流的水量,回流量一般根據系統內生物濾料(生物包)的掛膜情況來確定,一般的情況下在20%左右,這就保證了在日常運行中循環水系統內的凈水微生物可以不斷的生長繁殖。
二、水產養殖廢水污染物組成
養殖水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有機物、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磷等。其特點主要有:水量大,污染物種類較少而含量變化小等特點,污染物主要為有機物和氮、磷等營養鹽,大部分水產養殖廢水屬于微污染水,污染負荷相對比較低,處理也較為容易,有些養殖廢水甚至不需要物理化學處理,而直接采用生物法處理即可滿足排放要求。
1.1有機物
水環境中有機物含量過高易造成水質惡化,在有機物分解時將會極大的消耗溶解氧。水產養殖廢水有機物主要來自未被魚蝦蟹等利用的殘餌和養殖水產品的排泄物。
1.2氮
氨氮:當水體中TN的濃度超過0.5mg/L時,對魚類有毒害作用。水體中的氨氮包括非離子氨氮(NH3-N)和離子氨氮(NH4+-N),其中NH3-N的毒性很強,其濃度在0.02-0.05mg/L之間時,就會使水產品降低免疫力,導致水產品疾病甚至死亡。養殖廢水中的氨氮主要來源于飼料殘餌、水產品的排泄物、死亡并腐化的植物以及池底沉積物的氨化分解形成的物質。
硝態氮:硝態氮主要包括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硝酸鹽對水生生物毒害作用較小,亞硝酸鹽對水生生物的危害很大,因為亞硝酸鹽會把亞鐵血紅蛋白氧化成為不具有運輸氧氣功能的高鐵血紅蛋白,氧氣不能正常運輸,造成缺氧。
亞硝酸鹽是硝化菌分解氨化養殖水體中的餌料和糞便轉化而成,是養殖污水中污染物的中間產物,很不穩定。硝酸鹽是含氮有機物經過無機化作用的最終階段的產物,在有氧的條件下,亞硝酸鹽可以氧化成硝酸鹽,在無氧的條件下,硝酸鹽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成亞硝酸鹽。
1.3磷
飼料中的磷的含量都很高,但是養殖水產品只能吸收很少的一部分,約17.4%,絕大部分的磷被排放到附近水域,導致了富營養化。水體中的磷主要來源于飼料殘餌,磷是魚類的魚鱗和骨骼的的必須的營養成分。
1.4總懸浮顆粒物
TSS包括直徑在1~100μm之間的懸浮于水體中的非沉淀懸浮物和直徑大于100μm的懸浮物可沉淀。TSS會對魚類產生毒害作用,導致魚類生長速度緩慢甚至死亡。總懸浮顆粒物(TSS)也來自于殘餌和水產品的排泄物。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