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蛋白溶解系統(fibrinolysis system)是人體內一種至關重要的抗凝機制,它由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構成:纖溶酶原(plasminogen)、纖溶酶原激活劑(如t-PA和u-PA)、纖溶酶(plasmin)以及纖溶酶抑制物(如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抗纖溶酶抗體antiplasmin)。當纖維蛋白凝塊(fibrin clot)形成時,在tPA的影響下,纖溶酶原被轉化為纖溶酶,隨即啟動纖維蛋白的溶解過程。纖溶酶能有效降解纖維蛋白凝塊,生成多種可溶性片段,這些片段被統稱為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其中,FDP可能包括:X-寡聚體(X-oligomer)、D-二聚體(D-Dimer)、中間片段(Intermediate fragments)和片段E(Fragment E)。X-寡聚體和D-二聚體都含有D-二聚體的結構單位。
組成
纖溶酶原:是一種單鏈糖蛋白,主要在肝臟合成,廣泛存在于血漿和組織中。它是纖溶酶的無活性前體,可被激活轉化為纖溶酶。
纖溶酶:是纖溶系統中的關鍵酶,由纖溶酶原激活而形成。纖溶酶能夠特異性地降解纖維蛋白和纖維蛋白原,使其成為可溶性的纖維蛋白降解產物。
纖溶酶原激活物:包括(t - PA)和(u - PA)等。t - PA主要由血管內皮細胞合成和釋放,在纖維蛋白存在的情況下,能高效地將纖溶酶原激活為纖溶酶,對纖維蛋白具有高度特異性;u - PA 則主要由腎臟產生,可直接激活纖溶酶原,在生理和病理情況下的纖溶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纖溶抑制物:主要有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PAI - 1)和α? -抗纖溶酶(α? - AP)等。PAI-1能快速抑制t - PA和u - PA的活性,從而調節纖溶酶原的激活過程;α? - AP可與纖溶酶結合形成復合物,使纖溶酶失去活性,起到抑制纖溶的作用。
生理意義
維持血管通暢:及時清除血管內形成的纖維蛋白凝塊,防止血栓過度形成和堵塞血管,保證血液循環的正常進行。
參與組織修復:在組織損傷后的修復過程中,纖溶系統有助于清除局部的纖維蛋白沉積,為細胞的遷移和組織的再生創造條件。
防止出血傾向:通過精確調節纖維蛋白的溶解過程,避免因纖溶過度導致的出血傾向,維持凝血和纖溶之間的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