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光合有效作用:
太陽輻射中對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譜成分稱為光合有效輻射(PAR,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波長范圍380~710納米,與可見光基本重合。光合有效輻射占太陽直接輻射的比例隨太陽高度角增加而增加,最高可達45%。
光合作用是作物生產的第一驅動力,提高光能轉化效率是研究重點。2022年3月,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英國Lancaster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Cambridge等機構的研究者們,以春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為研究對象。他們在田間條件下,使用PStails Wheat Panel,構建了小麥的光合作用多樣性。他們選擇田間差異顯著的兩組樣品,在溫室條件下進一步研究。
在抽穗期,選擇小麥的旗葉進行測量,包括A-Ci二氧化碳響應曲線和實際光化學量子效率ΦPSII。使用LI-6800的控溫功能,葉溫Tleaf 維持在 25°C,飽和水汽壓虧缺VPD維持在~1.3 kPa,光合有效輻射PAR 控制在1500 µmol m–2 s–1,流速Flow為 500 µmol s–1。葉室閉合后,參比腔室CO2濃度控制為43 Pa CO2_r;誘導至穩定后,樣品腔室中的 CO2 濃度 CO2_s大約穩定在 40.6 ± 2.8 Pa,接近當前大氣CO2的平均濃度 41 Pa。A-Ci曲線的測量順序為:CO2_r 下降至 35、27、20、15 和 5 Pa,之后增加到43, 48, 53, 58, 63, 68, 73, 79, 85, 95 Pa。最短等待時間為60s,最長等待時間120s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