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新型泥漿沉淀設備設計亮點
閱讀:813 發布時間:2021-11-18 新型泥漿沉淀設備是一款根據淺池沉淀理論設計的高效組合沉淀池。沉淀區內設置有許多密集的斜管或斜板,使水中的懸浮雜質沉淀在斜板或斜管內,水沿斜板或斜管上升流動,分離出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沿斜板(管)下滑至池底,然后集中排放。
這種池塘在同一地區可提高降水效率50-60%,處理能力提高3-5倍。可根據原廢水的試驗數據設計不同流量的新型泥漿沉淀設備,使用時通常加入混凝劑。
斜管沉淀凈水法是在污泥懸浮層上方設置一個裝載角度為60度的斜管,使原水加入混凝劑后形成的懸浮物、固體物或絮礬在斜管底側的表面積上堆積成一層薄薄的泥層,靠重力滑回污泥懸浮層,然后沉入集泥斗。通過排泥管排入污泥池,進行進一步處理或綜合利用。上清液逐漸上升至集水管排放,可直接排放或回用。
新型泥漿沉淀設備池體平面為矩形,進水口位于池長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沒式進水口。水從進水通道通過均勻分布的進水口流入罐體,進水口后設置擋板,使水流在整個罐寬的橫截面內均勻分布。
該設備的出口位于池長的另一端,經常使用溢流堰,以沉淀后的澄清水能夠沿池寬均勻地流入出口通道。堰前設置浮渣槽和擋板,攔截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水池的主體。水池的寬度和深度應水流沿水池橫截面均勻分布,并按設計流量緩慢穩定地流動。水池長寬比一般不小于4,水池有效水深一般不大于3米。污泥斗用于堆積沉淀的污泥,多位于池前池底下方,斗底有排泥管定時排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