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噸每天地埋式污水處理成套設備
魯盛環保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能夠分離污水中的大顆粒物,使其不進入污水泵,避免污水泵堵塞,增加污水泵壽命。同時可以實現自動控制,無需人力值守,能夠預制井筒安裝,減少征地和土建費用,也無需粉碎格柵等額外設備,進一步降低了設備成本。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流程工藝
首先,在深度處理工藝之中,應該對化學混凝劑的投加系統進行設置,使其能夠有效強化下一處理流程之中污染物顆粒的去除效果,進而實現良好的膠體物質、懸浮物、病原體、磷酸鹽的處理效果,一般來說,常用的混凝劑主要有鐵鹽、鋁鹽、復合藥劑、石灰、聚合物等等。同時,在通過深度處理工藝的處理操作之后,若出水TP能夠達到要求,則可以停止化學混凝劑的投入,正常情況下,每月的化學混凝劑投加系統應該保證運行次數在兩次以上,以保證較為良好的污水處理效果。
其次,過濾處理是污水處理流程之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可以保證在進行消毒處理之前,對膠體物質、懸浮物、病原體、磷酸鹽等進行有效處理,進而強化后續消毒處理的效果,并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活性。過濾處理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濁度,雖然濁度并不能對病原體的去除程度進行有效的衡量評價,但卻是消毒處理的重要控制指標之一。過濾處理的濾池可以選擇雙層濾料濾池、均質濾料濾池、單層濾料濾池等等。
消毒處理同樣也是基本處理流程之中的重要操作內容,其主要是對污水之中的病原體以及病原微生物進行有機的去除殺滅?,F階段,常用的消毒技術主要有臭氧消毒、氯消毒、紫外線消毒等等。

10噸每天地埋式污水處理成套設備臭氣除臭系統及工藝步驟:
S1:首先需要加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惡臭氣體集中引導至收集系統中。
S2:然后通過送風機將收集系統中的惡臭氣體輸送至堿洗滌塔中,主要用于消除硫化氫,甲硫醇,硫化甲基,二硫化甲基,低級脂肪酸等造成的臭味。一般多采用氫氧化鈉作為洗滌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控制在1-6%。洗滌塔循環水箱中pH值在9~10,通過在線pH儀,監測水箱中的pH值,當溶液pH值低于8時,啟動加藥泵,通過循環液對臭氣進行噴淋處理,完成噴淋處理對對循環液進行回收再利用,同時將多余廢水進行排放處理。
S3:將完成堿洗滌處理的氣體輸送至次氯酸鈉洗滌塔中進行集中處理,主要用于消除氨等堿性氣體所致的臭氣,一般多采用硫酸作為洗滌溶液,硫酸溶液控制在0.5-5%。洗滌塔循環水箱中pH值在3~6,通過在線pH儀,監測水箱中的pH值,當溶液pH值低于6時,啟動加藥泵,通過循環液對臭氣進行噴淋處理,完成噴淋處理對對循環液進行回收再利用,同時將多余廢水進行排放處理。
S4:在將完成氯酸鈉洗滌處理的氣體輸送至生物除臭劑洗滌塔中,生物除臭劑洗滌塔設有填料及噴淋裝置,由于廢氣性質呈酸性或堿性且為親水性,所以選用水作吸收液,采用循環泵輸送,逆流式洗滌,使廢氣由風機壓入塔內均壓室,并經過均風格柵勻速進入一級填料層,將廢氣平均分布在PP多面空心球周圍,每只呈現點接觸,排列“Z或W”不規則路線行走,無偏流現象,再配合螺旋式高流量、不阻塞噴嘴,使氣液二相混合率達97%以上,進入吸收處理塔后的廢氣由漸擴段減速進入二級填料層噴淋功能段,再次使廢氣得到氣液二相充分接觸反應,自然界中存在著分解惡臭或經誘導能產生分解酶的微生物。
S5:完成處理后的氣體通過離心風機泵送入生物碳吸附箱中進行過濾吸附處理。
S6:完成處理后的氣體達到排放標準進行排放。
適應性強
地埋式污水處理系統對地形、空間、氣候和污水水質等沒有特殊要求。系統的占地也可根據用戶的具體情況及需要而確定。由于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因此,一個系統可集中建造,也可以利用零星用地分散建造,在處理總量上滿足用戶要求。一體化生態污水處理技術本身的模塊化設計可根據業主的實際情況靈活建造,減輕了用地壓力。
全自動運營,維護方便
系統投入運行后,在平衡的生態環境中,能夠自動完成對污水的三級處理,具有自我調節功能。系統運行過程中只需職人員看管,由于這種生態技術對設備的依賴較少,因此,減少了人為錯誤操作造成系統運行不正常的可能性,故障點較少,使全自動運營成為可能,維護方便。系統污泥量少。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二級處理工藝
二級處理工段是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的核心部分。目前廣泛使用的工藝為 A2O及其變形工藝,以及 MBR工藝。本文主要針對前者進行闡述。
(1)A2O法及變形工藝。A2O工藝不僅具有較強的脫氮除磷功能,還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A2O工藝可以同時完成有機物的去除、硝化脫氮、磷的過量攝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脫氮必須保證 NH3-N 應*硝化,硝化產生的硝酸鹽才可進行反硝化得以去除;缺氧池與好氧池聯合完成脫氮功能;厭氧池和好氧池聯合完成除磷功能。
常規 A2O工藝存在以下缺點:①回流污泥中的硝酸鹽含量會造成厭氧區釋磷能力大幅下降;②缺氧區位于系統中部,進水中的碳源已經被上一工藝段微生物同化吸收,系統的脫氮效果受到碳源的制約;③由于存在內循環,常規工藝系統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實際只有小部分經歷了完整的放磷、吸磷過程,其余則基本上未經厭氧狀態而直接進入好氧區,系統除磷不利。A2O變形工藝在回流污泥點、多點進水設置及生化功能區的組合等方面進行優化。
(2)UCT 工藝。A2O工藝的基礎上增加缺氧混合液回流,且二沉池外回流污泥回到缺氧池即為傳統的UCT工藝。這樣在冬季水溫較低的情況下,確保系統達到較好的除磷效果。UCT工藝流程如圖 1 所示。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有益效果是:
1、微納米臭氧氣泡具有*氧化效果可以分解水中正常條件下也難以分解的污染物,實現水質的凈化。微納米氣泡在水中的溶解率超過85%,溶解氧濃度可以達到飽和濃度以上。
2、EST技術對氟、氯、鈣、鎂離子去除效果尤佳,電吸附技術對資源的利用率高,可以分離含量低、常規方法難以分離的物質,電吸附技術污染小、能量利用率高,整個過程不會有副產物產生,對環境友好,電吸附過程操作簡單,使污水處理過程節能環保。
3、水體通過壓力泵壓至霧化處理箱內利用霧化噴頭霧化噴出,在霧化處理箱內持續通入氣,使分散的水體與氣充分接觸,殺菌效率顯著,可殺死99%以上的有害細菌。
4、利用臭氧微納米氣泡機對水體連續鼓入臭氧微納米氣泡30-50min,再加入絮凝劑靜置20-30min,且重復3次操作,高效除去水中污垢和顆粒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