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
一體化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包括筒體、配水箱、進水筒、生化填料層、三相分離裝置、過濾填料層和排水裝置,所述筒體為密封型結構,頂端安裝一配水箱,貫穿所述筒體頂端設置進水筒,所述進水筒連通所述筒體和所述配水箱,且所述進水筒延伸至筒體內部的底端;所述筒體內部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生化填料層、三相分離裝置、過濾填料層,所述三相分離裝置的至少包括一個三相分離器,且所述三相分離器的出氣口通過管道相連通并連通至筒體的外部;所述筒體內部的頂端處于過濾填料層上方安裝排水裝置,所述排水裝置連接筒體上的出水口,所述筒體內部設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由筒體底部連通至筒體外部。

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筒上設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延伸至所述筒體外部;
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筒上處于筒體和配水箱接合處設有升降式的進水閥,所述進水閥通過連桿連接一浮球;
進一步地,所述配水箱外部設有旋轉風球,所述旋轉風球通過進氣管連通至配水箱內部的底部,所述進氣管上設有若干氣孔;
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筒的末端設有布水裝置,所述布水裝置至少包括相互交叉連通的支管,所述支管與所述進水筒連通,所述支管末端設有出水口;
進一步地,所述支管末端處于出水口位置設有圓錐反射體;
進一步地,所述生化填料層至少包括填料支架,以及設置在填料支架上的填料,所述填料支架為螺紋鋼十字交叉連接,所述填料為PP材質的針型彈性填料;
進一步地,所述三相分離裝置采用大小不同的三相分離器交錯安裝;
進一步地,所述過濾填料層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卵石粒層、石英砂層和陶粒層;
進一步地,所述筒體外部設有保溫夾層。

一體化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
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裝置*改變了現有技術以動力消耗為必要條件的污水處理設備開發基礎觀念,成功實現無動力消耗的設備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并在此基礎上衍生了無藥劑消耗、無人工管理、簡易安裝方式的變革式設備運用理念,*是一種高效節能的污水處理設備。該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安裝簡單、巧妙的將好氧、微氧、厭氧、過濾有效的結合了起來,通過不同的環境生長的微生物有效的處理了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和磷等物質,與后續人工濕地工藝的結合,終實現對污水的高效多功能穩定處理。
生化處理技術
1活性污泥法:苯酚是一種具有生物毒性的主要物質,低濃度也能夠對 人體和微生物產生重大的損害作用,有很多微生物將苯酚作為生長的碳源,因此,必須采用活性污泥法進行分析。在使用的過程中,活性污泥法的管理技術要求較高,獨自承受的能力 相對較低,存在眾多不足之處,對復雜濃度較高的含酚處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必須對活性炭的改良工藝進行研究,從而使得活性去污泥法對廢水除酚的效果達到要求。
2生物硫化床法:目前,我國在工業含酚廢水處理的過程中,常常將生物降解法作為二級處理技術來進行應用,該方法占地面積非常大,能耗較高,利用率較低。必須要對其加強研究,為提供簡便高效,適用范圍廣的含酚廢水處理技術奠定廣泛的基礎。
3酶制劑的處理方法:酶是一種比較高效和專一的生物催化劑,必須將酶制劑 技術用于廢水處理研究,而水溶性酶屬于一次性消耗,導致處理成本較高,因此,為降低成本,不斷地提高酶的活性,需將酶活性固定的技術作為該領域研究的重點嘲。
5膜分離技術 隨著基礎實用化階段的發展,必須強化乳狀液膜的研究,推進整個膜萃取分離技術的開展。膜分離技術是指在分子水 平上不同粒徑分子的混合物在通過半透膜時,實現選擇性分離的技術,用隔膜使溶劑(通常是水)同溶質或微粒分離的技 術,包括電滲析、擴散滲析、反滲透和超過濾法等。膜分離技術廣泛地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廢水深度處理、廢液和廢水中有用物質的濃縮回收以及制取高純水等方面。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是一個單元操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涉及到溶液中的離子與不溶性聚合物(含有固定陰離子或陽離子)上的反離子之間的交換反應。
采用離子交換法時,廢水首先經過陽離子交換柱,其中帶正電荷的離子(Na+等)被H+置換而滯留在交換柱內;
之后,帶負電荷的離子(CI-等)在陰離子交換柱中被OH-置換,以達到除鹽的目的。
但該法一個主要問題是廢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會堵塞樹脂而失去效果,還有就是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需要高昂的費用且交換下來的廢物很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