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加藥原則
(1)必須準確、按時、按量進行加藥;
(2)采用間斷排污時,應在排污之后加藥;
(3)每次在配藥前,均需將配藥桶沖洗干凈后,才能將藥劑倒入配藥桶中,且將藥劑加完后均需對配藥桶沖洗2~3次;
(4)如采用兩種殺菌滅藻劑應交替投加,且加入時間間隔均勻分布;
(5)加入殺菌滅藻劑的當天不投加阻垢緩蝕劑;
(6)詳細記錄日常加藥情況及排污置換情況。

2、加藥方式
根據系統現狀和藥劑特性,可將殺菌滅藻劑直接加入集水池中。阻垢緩蝕劑的加藥方式為:在循環冷卻水集水池旁配置一配藥槽,配藥槽上部有補水管,下部有排污口,藥劑加入配藥槽中用補充水稀釋后,用計量泵連續均勻地逐漸加入集水池中
3、加藥位置
藥劑加入集水池中不要靠近排水口,以免藥劑不進入循環水系統就被直接排走;藥劑在池中要有一個混合的時間,使其混合均勻;不要靠近某一臺泵的入口加藥,這樣會造成藥劑濃度分布不均勻。

4、加藥方法
(1)阻垢緩蝕劑的加入方法:按量將藥劑加入已洗凈的配藥桶中,在不斷攪拌下加入補充水將藥劑稀釋3~5倍左右(稀釋的目的是為了平衡加藥時間,根據需要也可以不稀釋),攪拌混勻后,開啟加藥泵調節加藥閥,使藥劑連續均勻地加入集水池中,并控制在20~24小時以內加完。
(2)殺菌滅藻劑的加入方法:采用沖擊間歇式投加方式進行操作,按量將藥劑直接加入集水池中,使循環水在一段時間里保持相當的藥劑濃度,從而獲得有效的殺生和剝離效果。
5、注意事項
(1)將水處理藥劑按牌號整齊堆放于庫房中,以免混淆、錯用。
(2)需根據水質化驗結果(濃縮倍數、濁度、總磷)與循環水控制指標及加藥表進行對照,按要求進行排污、置換或加藥操作。
(3)加藥人員在進行操作時,應穿戴好防護用品,避免藥劑與皮膚和眼睛直接接觸。如果不慎將藥劑與皮膚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進行沖洗干凈。
(4)投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需嚴格按有關要求執行,并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生活污水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工藝原理
1、首段厭氧池,流入原污水及同步進入的從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本池主要功能為釋放磷,使污水中P的濃度升高,溶解性有機物被微生物細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5濃度下降;另外,NH3-N因細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的NH3-N濃度下降,但NO3-N含量沒有變化。
2、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碳源,將回流混合液中帶入大量NO3-N和NO2-N還原為N2釋放至空氣,因此BOD5濃度下降,NO3-N濃度大幅度下降,而磷的變化很小。
3、在好氧池中,有機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而繼續下降;有機氮被氨化繼而被硝化,使NH3-N濃度顯著下降,但隨著硝化過程使NO3-N的濃度增加,P隨著聚磷菌的過量攝取,也以較快的速度下降。
AAO工藝它可以同時完成有機物的去除、硝化脫氮、磷的過量攝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脫氮的前提是NO3-N應*硝化,好氧池能完成這一功能,缺氧池則完成脫氮功能。厭氧池和好氧池聯合完成除磷功能。
工藝特點
(1)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
(2)在同時脫氧除磷去除有機物的工藝中,該工藝流程為簡單,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也少于同類其他工藝。
(3)在厭氧一缺氧一好氧交替運行下,絲狀菌不會大量繁殖,SVI一般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
(4)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為2.5%以上。
(5)脫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木小的影響,除磷效果則受回流污泥中夾帶D0和硝酸態氧的影響,因而脫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
有益效果:
(1)、采用的是容積小于20m3的箱體,整體可在工廠進行批量預制生產,成本低,其容積能夠滿足家庭的污水處理量,價格可維持在家庭用戶可以接受的水準,并且只占用很小一塊土地,不需要繁雜的土地征收手續和昂貴的土地征用費。
(2)、安裝場地幾乎不受地形的影響,而且安裝時間短,成效快。基本上安裝本實用新型的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器只需要停一輛小轎車大小的土地,連接凈化槽出水管道很短,對安裝地的地形要求也不高,安裝一臺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器一般只需要一周左右就可開始運行,其污水處理的功能立即可以得到發揮。
(3)、處理后的水質可補充生活小區周邊水體的水量。經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器處理后的一般就近排放到附近的小溝渠,這對維護周邊水系的水量,增強生活小區內的水循環,以及周圍的自然景觀都具很大的作用。
(4)、主要是用來處理家庭污水的,它的處理水和污泥基本上不含有毒物質,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對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器的處理水和污泥可進行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