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1000立方米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
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包括第1進水單元、第二進水單元、排水單元、排泥單元、控制單元以及水解酸化區、調節區和好氧顆粒污泥區;第1進水單元與水解酸化區連通,水解酸化區的上部連通調節區;調節區和好氧顆粒污泥區通過第二進水單元連通,排水單元與好氧顆粒污泥區連通;曝氣單元與好氧顆粒污泥區連通,曝氣單元、排水單元均與控制單元連接,整個系統結構合理有效,操作簡單,通過將水解酸化與好氧顆粒污泥技術有機結合,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實現了連續進水、間歇反應,解決了好氧顆粒污泥培養困難、難以長期穩定運行、工藝復雜及難以達到高品質出水等難題。

日處理1000立方米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將水解酸化、好氧顆粒污泥技術有機結合,設置調節池,實現了連續進水、間歇反應,同時結合控制單元的高效控制,保證了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前置水解酸化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將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短鏈VFA(揮發性脂肪酸)等易于微生物轉化的小分子物質;好氧顆粒污泥區采用厭氧推流的進水策略,在反應池底部形成局部高負荷區,促進VFA擴散入顆粒內部,形成PHB(聚-β-羥丁酸)儲存在細胞內部,從而使微生物的生長從擴張型轉化為內簇型,加速顆粒形成;由于快速形成的顆粒污泥具有分層特性,外層好氧,中間缺氧、內層厭氧,所以本發明所述的系統不僅能夠有效去除有機污染物,還能夠同步對氮、磷進行深度脫除,保證較高的出水水質;與傳統活性污泥相比,好氧顆粒污泥沉降速度極快,可以縮短沉降時間,提高反應器的容積利用率,并且不需要再設置二沉池,顆粒污泥脫水性能*,大大簡化了后續的污泥處理單元,從而極大的減少占地面積,解決了現有系統中好氧顆粒污泥培養困難、難以長期穩定運行、現有活性污泥處理工藝復雜,難以達到高品質出水等難題。

固液分離型膜-生物反應器
固液分離型膜-生物反應器是在水處理領域中研究得為廣泛深入的一類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用膜分離過程取代傳統活性污泥法中二次沉淀池的水處理技術。
在傳統的廢水生物處理技術中,泥水分離是在二沉池中靠重力作用完成的,其分離效率依賴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性越好,泥水分離效率越高。而污泥的沉降性取決于曝氣池的運行狀況,改善污泥沉降性必須嚴格控制曝氣池的操作條件,這限制了該方法的適用范圍。由于二沉池固液分離的要求,曝氣池的污泥不能維持較高濃度,一般在1.5~3.5g/L 左右,從而限制了生化反應速率。水力停留時間(HRT )與污泥齡(SRT )相互依賴,提高容積負荷與降低污泥負荷往往形成矛盾。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還產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其處置費用占污水處理廠運行費用的25% ~40% 。傳統活性污泥處理系統還容易出現污泥膨脹現象,出水中含有懸浮固體,出水水質惡化。針對上述問題, MBR 將分離工程中的膜分離技術與傳統廢水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固液分離效率,并且由于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濃度的增大和污泥中菌 ( 特別是優勢菌群 ) 的出現,提高了生化反應速率。同時,通過降低 F/M 比減少剩余污泥產生量(甚至為零),從而基本解決了傳統活性污泥法存在的許多突出問題。
根據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的組合方式,又可將膜 - 生物反應器 分為分置式、一體式以及復合式三種基本類型。以下討論的均為固液分離型膜 - 生物反應器。
應用領域
適用于生活污水和一些工業有機污水排放點。住宅區、獨立別墅、健康中心、酒店、景點、車站、碼頭、機場、商場、療養院、醫院、學校、工廠和礦山等。
格柵井
污水中含有大量較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格柵的作用是截留并去除上述物質,對水泵和后續處理單元起保護作用。格柵井位于提升井的正上方,采用鋼砼結構與調節池合建一體,格柵井的上方建有格柵間一座,防止柵渣傳播病毒,為協調周圍環境,可對格柵井外面作美化處理。操作人員可定期對柵渣消毒、清理、外運,作為醫療垃圾焚燒掉。為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改善工作環境,保證污水除渣的效果,格柵井內設置1臺機械格柵和1臺提籃格柵。機械格柵和提籃格柵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具有耐腐蝕,機械格柵自動從污水中清理柵渣,管理方便,故障少、維修率低。
調節池
調節污水水質水量。調節池采用地下封閉鋼砼結構,與其它處理單元合建在一起,節省基建投資,池頂上覆土,為檢查維修方便,在調節池的邊角處設有檢查孔,可定期對調節池進行維護;調節池中設有潛水攪拌機,定期攪拌,防止懸浮顆粒沉淀。
絮凝沉淀池
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懸浮污染物,減少了懸浮物對消毒劑的干擾,節省消毒劑的用量,并為余氯在線自動監測提供良好的環境。為減小占地面積,采用豎流式沉淀池,采用地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與其它處理單元合建在一起,池頂上覆土,為檢查維修方便,在絮凝沉淀池的邊角處設有檢查孔,可定期對調節池進行維護。污泥沉積在泥斗中,通過污泥泵定期經污泥管排入污泥濃縮池中,出水自流入消毒接觸池。
一體化設備以好氧生化法為主要處理工藝,設備本體包括格柵、調節池、酸化池、BFBR生物流化池和消毒池。設備本體之前一般須設置調節池,以均化水質和水量,調節池設計水力停留時間6h。BFBR生物流化池采用流化生物膜法,鼓風曝氣,設計停留時間2~3h。BFBR生物流化池出水經過濾后進入消毒池,按規范設計接觸時間1~2h。
一體化設備主體工藝采用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污泥濃度高、容積負荷大、耐沖擊能力強,處理效率高。早期設備主要采用生物轉盤,體積龐大,生物膜難控制,盤軸易損壞。目前,一體化設備逐漸發展為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工藝。尤其是生物流化床成為近年來的一個研究方向。相比接觸氧化法,生物流化床污泥濃度更高、耐沖擊能力排放更強、剩余污泥率更低,且無堵塞、混合均勻,具有較好的脫氮效果,配置形式也較接觸氧化法更為靈活。
普通的生物流化床是在污水中投加懸浮填料,給微生物提供一種良好的載體,提高了微生物濃度;填料在水流和氣流的推動下呈流化狀態,兼有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雙重特點。隨著研究的進展,生物半流化床、base三相生物流化床、Circox氣提式生物流化床等新的型式不斷涌現,流化床的充氧特性、水流狀態、污泥濃度、脫氮效果得到較大的改進。新型流化床的處理效率更高,占地面積進一步減小,但是結構相對復雜,設備高度相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