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一體化醫療廢水處理裝置--魯盛環保
將含固醫療廢水中的固體雜質和水液分離開,通過紫外線消毒、高溫和低溫的消毒,還有消毒液的消毒,對醫療廢水進行有效消毒,經過該醫療廢水處理裝置處理的廢水可直接排放,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適合各類醫院和衛生院使用。

醫院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蟲卵及各種病毒,如蛔蟲卵、肝炎病毒、結核菌和痢疾菌等,該廢水如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會對周圍水域及土壤等造成較嚴重的污染,同時也給下游居民飲用水帶來危害,危害人們的日常生活。
醫院污水處理所用工藝必須確保處理出水達標,主要采用的三種工藝有: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工藝選擇原則為:A、傳染病醫院必須采用二級處理,并需進行預消毒處理。B、處理出水排入自然水體的縣及縣以上醫院必須采用二級處理。C、處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設有二級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推薦采用二級處理,對采用一級處理工藝的必須加強處理效果。D、對于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小型綜合醫院,條件不具備時可采用簡易生化處理作為過渡處理措施,之后逐步實現二級處理或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

醫院一體化醫療廢水處理裝置--魯盛環保
醫院污水處理方案:1、一級強化處理
對于綜合醫院(不帶傳染病房)污水處理可采用“預處理→一級強化處理→消毒”的工藝。通過混凝沉淀(過濾)去除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從而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醫院污水的一級強化處理一般采用混凝沉淀、過濾、氣浮等工藝。過濾的固液分離方式需要反沖,操作管理較為復雜,而氣浮工藝中氣體釋放易導致二次污染。所以醫院污水中一般采用混凝沉淀工藝。醫院污水經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混凝沉淀池進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池進行消毒,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調節池、混凝沉淀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強化處理適用于處理出水終進入二級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
優點
1、化學藥劑采用可控制定比自動跟蹤投加,克服了憑經驗投加藥劑的缺點,省去了用計量泵加藥的老方法,從而保證了絮凝、破乳、中和的佳效果;
2、利用高速射流技術使大氣與水直接混合而生成溶氣水的新技術,使生成的溶氣水質量穩定,大大提高了氣浮分離的效果。同時取消了空壓機,降低了水處理成本,也避免了空壓機的噪音污染。
3、配套使用了SF高效防堵釋放器,延長了氣浮時間,提高了凈化效果,減輕了后續工藝的負擔。同時也*了因釋放器堵塞而造成的設備停機;
4、射流法制造溶氣水技術的應用,取消了溶氣塔,改為管道溶氣系統,使操作更為簡單、安全、可靠;
5、處理工藝完善,具有一機多用特征,用戶可根據回用水質標準的要求,對各道工序進行選擇、取舍和組合;
系統的安裝、調試和維護保養
(一)安裝
1、 直接安裝在化糞池的管路中,采用鋼板制作,并用環氧樹脂進行防腐處理。
2、 一體化設備無填料,采用直接混合曝氣,效率高。
(二)調試
設備安裝完畢之后,啟動設備進行曝氣,悶曝2~3天后濾料上即可長上橙黃或黑褐色的生物膜,可繼續運行。由于本工藝采用SBR為基本工藝,故也可不設填料。
(三)設備維護保養
設備每運行1000小時保養一次,進行反沖洗,出水濾蕊達壽命后須更換,水泵每運行6000小時保養一次,定期加潤滑油,參考有關說明書執行。
工藝流程簡述
格柵安裝于廢水處理系統的進水口,用于截除水體中粗大漂浮物和樹枝、雜草和碎木、塑料制品廢棄物和生活垃圾等雜質,達到保護機泵安全運行、減輕后續工藝負荷的目的。污水經格柵自流入集水池,在集水池內設置提升泵,定期將廢水提升至后續處理工序。同時設置事故池,當水中氨氮含量超過正常允許范圍可能對后續的生物處理造成危害時,先將廢水送到事故池存放,待正常后,將事故池廢水少量按一定比例混到正常工況排出的廢水中,緩慢處理,以保證厭、好氧工序的正常運行。
集水池廢水提升至隔油池進行處理,輕油上浮排入集油桶中,重油靠靜壓排入池外集油桶。隔油池出水自流入氣浮裝置,先經加藥絮凝反應后,在氣浮裝置內可將輕油有效的去除,一部分COD、BOD也得到去除,保證了后面生化處理的正常進行。
氣浮池出水自流入調節池,調節池設計足夠長的停留時間,以保證足夠大的有效容積,并輔之以空氣攪拌裝置,使廢水均質均量,便于生物處理的穩定。
調節池廢水提升至A2/02段,進行生化反應,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和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