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醫(yī)院廢水處理裝置
小型醫(yī)院污水處理設備,包括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初級沉淀池、風機房、污泥池、消毒池、出水口、自來水管線、攪拌桶、閥門、攪拌桶循環(huán)泵、氯酸鈉儲罐,所述的酸化池與生物接觸氧化池相連接,所述的生物接觸氧化池與初級沉淀池相連接,所述的初級沉淀池與次級沉淀池相連接,所述的污泥池與消毒池相連接,所述的消毒池與出水口相連接,所述的消毒池上設有自來水管線,所述的自來水管線與攪拌桶相連接,所述的攪拌桶與閥門相連接,所述的閥門與攪拌桶循環(huán)泵相連接,所述的攪拌桶循環(huán)泵與氯酸鈉儲罐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的具有高的殺菌效果,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紫外線殺毒,污水處理效率高的優(yōu)點。

小型醫(yī)院廢水處理裝置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小型醫(yī)院污水處理設備,包括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初級沉淀池、次級沉淀池、風機房、污泥池、消毒池、出水口、自來水管線、攪拌桶、閥門、攪拌桶循環(huán)泵、氯酸鈉儲罐、系統(tǒng)進水循環(huán)泵、壓力表、水射器、加熱反應裝置、氯酸鈉計量泵、鹽酸計量泵、鹽酸儲罐,所述的酸化池與生物接觸氧化池相連接,所述的生物接觸氧化池與初級沉淀池相連接,所述的初級沉淀池與次級沉淀池相連接,所述的次級沉淀池與風機房相連接,所述的風機房與污泥池相連接,所述的污泥池與消毒池相連接,所述的消毒池與出水口相連接,所述的消毒池上設有自來水管線,所述的自來水管線與攪拌桶相連接,所述的攪拌桶與閥門相連接,所述的閥門與攪拌桶循環(huán)泵相連接,所述的攪拌桶循環(huán)泵與氯酸鈉儲罐相連接,所述的氯酸鈉儲罐與系統(tǒng)進水循環(huán)泵相連接,所述的系統(tǒng)進水循環(huán)泵與壓力表相連接,所述的壓力表與水射器相連接,所述的水射器與加熱反應裝置相連接,所述的加熱反應裝置上設有氯酸鈉計量泵和鹽酸計量泵,所述的氯酸鈉計量泵和鹽酸計量泵與鹽酸儲罐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加熱反應裝置上設有紫外線殺毒裝置,提高出水的安全性。
進一步地,所述的酸化池底部設有防滲透裝置,防止造成環(huán)境污染。
進一步地,所述的消毒池外設有電控箱裝置,智能一體化的控制。
污水經(jīng)污水儲存池和調(diào)節(jié)池內(nèi)提升后進入高效除油罐,經(jīng)浮渣管排入浮渣沉降池,利用污泥脫水機將污染物形成泥餅外運,處理后的水通過溢流堰和出水管進入第二中間水池;第二中間水池收集一級氣浮機出水,通過氣浮二級提升泵提升至二級氣浮機進行處理;經(jīng)兩級氣浮后,水質(zhì)達標時通過第三中間水池直接排放到出水池中;對出水進行實時監(jiān)測,若兩級氣浮后水質(zhì)仍超標,則在第三中間水池和出水池間增設核桃殼過濾器。本發(fā)明污水處理能力能達到250m3/d,主要廢水污染物石油類≤5000mg/L,CODCr≤3000mg/L,基本能將含油污水中的污染全部去除。
處理過程:
污水經(jīng)污水儲存池和調(diào)節(jié)池內(nèi)提升后進入高效除油罐,經(jīng)過靜置后,通過重力的篩選作用,浮油和分散油上浮到水面,然后用刮油機和收油管將表層的浮油分離出水體;分離的油,經(jīng)管道輸送至儲油池后回收利用;高效除油罐處理后的水經(jīng)第中間水池,接著通過一級提升泵提升至一級氣浮機來進一步除油;這時向一級氣浮機中加入混凝劑聚合氯化鋁(PAC),使水中剩余的分散油、乳化油及和其他污染物形成微小絮體,然后投加非離子型高分子絮凝劑(PAM),使混凝階段形成的微小絮體凝聚成大絮體; 氣浮溶氣水在污水中釋放后,形成小氣泡粘附污水中的乳化油或懸浮物,形成水、氣和絮狀物的三相體系,疏水的絮狀物與氣泡結合浮出水面,然后用刮板將浮渣連排入浮渣儲存池,經(jīng)浮渣管排入浮渣沉降池,接著利用污泥脫水機將污染物形成泥餅外運,處理后的水通過溢流堰和出水管進入第二中間水池;
第二中間水池收集一級氣浮機出水,通過氣浮二級提升泵提升至二級氣浮機進行處理;同時向二級氣浮機投加混凝劑PAC,使水中少量的分散油、乳化油及和其他污染物形成微小絮體,然后投加絮凝劑PAM,使混凝階段形成的微小絮體凝聚成大絮體,并提高礬花強度,通過兩級氣浮提高去油效果;
經(jīng)兩級氣浮后,水質(zhì)達標時通過第三中間水池直接排放到出水池中;對出水進行實時監(jiān)測,若兩級氣浮后水質(zhì)仍超標,則在第三中間水池和出水池間增設核桃殼過濾器,核桃殼過濾器過濾利用濾料對油的攔截作用和凝聚作用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油,使出水達標即可。
所述的一種含油污水處理方法,其所述并混凝劑、絮凝劑的添加量,視油污程度而定。
厭氧-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利用好氧生物技術處理廢水,需要提供大量氧氣,因而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利用厭氧生物技術需要比較嚴格的厭氧條件,從而增加設備和工程等費用,此外還容易產(chǎn)生甲烷和硫化氫等氣體污染空氣。將這兩種處理技術結合,一方面可以減少能源消耗,另一方面減少了硫化氫、甲烷等氣體的產(chǎn)生。另外,自然界廣泛存在兼性微生物,可在有氧或無氧環(huán)境中生長繁殖,印染廢水處理中廣泛使用的水解酸化工藝就是利用兼性微生物來降解。宋夢琪等首先采用水解酸化工藝對印染廢水進行預處理,隨后再用好氧生物處理,結果表明CODCr去除率達到71.4%,只利用好氧生物處理的印染廢水 CODCr去除率只有31%,說明將水解酸化工藝與好氧生物處理相結合能大大提高對印染廢水的處理能力[16]。迪建東等設計出以厭氧-好氧工藝為主的印染廢水處理方案,并用于處理印染廢水,CODCr可降至 100 mg/L 以下,懸浮固體(SS)降至70 mg/L以下,BOD5降至25 mg/L以下,色度為 40 倍以下,pH 為 6~9,能夠滿足《紡織染整工業(yè)水污染排放標準》的一級排放標準[17]。García-Martínez等利用厭氧的連續(xù)上升氣流攪拌填充反應器和好氧膜生物反應器(MBR)結合處理偶氮染料酸性橙 7 的印染廢水,CODCr去除率達到66%,TOC去除率也達到54.3%[18]。付永勝等研究設計水解酸化-UASB-SBR的組合工藝,并用于處理印染廢水,CODCr、BOD5和色度均大幅下降(CODCr由2 500~4 500 mg/L下降為80~150 mg/L,BOD5由600~1 000 mg/L降低為30~40 mg/L,色度從100~600倍降低為50~60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