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地埋式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地埋式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用于低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它公開了在生物濾池(16)中設置有支承座(19)和濾料(17)及排泥管(18),濾料放置在支承座(19)中,排泥管貫穿濾料層和支承板。本實用新型采用厭氧、兼氧和過濾處理相結合的污水處理技術,對低濃度的有機廢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適宜于醫院、生活小區、廠礦、企事業單位的生活污水處理。

A2O工藝的運行控制
A2O脫氮除磷涉及硝化反硝化、吸磷釋磷等多個生化反應,每個反應對環境條件、基質類型、微生物組成要求不同,脫氮除磷各過程相互制約,因此了解工藝控制要素及其對脫氮除磷的影響很有必要。
泥量與泥齡
A2O工藝運行中系統污泥濃度和泥齡對脫氮除磷有重要影響,研究表明,當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中的MLSS維持在3000~3800mg˙L,且三個反應器中的MLSS值接近時,系統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厭氧池聚磷菌和缺氧池反硝化細菌屬于短泥齡微生物,短泥齡有利于除磷和反硝化,一般缺氧池的泥齡為3~5d,好氧池中自養硝化細菌增殖速度慢,世代周期長,要使自養硝化細菌在系統中維持一定的數量,成為優勢菌群,好氧段需要20~30d的長泥齡,但同時長泥齡使含磷污泥的排放過少,且在較高的泥齡下聚磷菌為維持生命活動分解聚合磷酸鹽,可能使磷從含磷污泥里重新釋放出來,不利于系統除磷,一般系統若以除磷為主要目的,泥齡可控制在6~8d,另外,反硝化聚磷菌的發現使系統在缺氧段脫氮的同時也能使磷得到部分去除,研究發現,當系統的SRT在 15d時缺氧段具有較高的脫氮除磷效果。為了兼顧脫氮除磷,建議污泥齡為硝化菌的小世代期的2倍以上,權衡考慮將污泥齡控制在8~15d較合適。

碳源
脫氮除磷過程中反硝化細菌和聚磷菌是混合共生的,相互競爭碳源,且反硝化細菌會優先攝取碳源,厭氧段碳源不足會抑制聚磷菌的釋磷,從而導致終除磷效果變差,為了保證良好的除磷效果,厭氧段需要有充足的可供聚磷菌吸收的碳源,一般將厭氧池( SP/SBOD) 控制在0.06以內,污泥負荷控0.10kgBOD5 /( kgMLSS˙d) 以上。缺氧池內異養型兼性厭氧反硝化細菌需要足夠的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以NO-x-N為電子受體,將回流混合液中的NO-x-N還原成 N2,完成系統的脫氮,因此缺氧池需要一定的C/N,根據工程實踐經驗,當COD/TKN大于8時,脫氮率可達80% 。
小型地埋式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連續循環曝氣
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污水處理工藝CCAS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CCAS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出水可達標排放。
污水處理工藝CCAS上*的優勢:
⑴曝氣時,CCAS污水處理的污水和污泥處于*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⑵“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⑶沉淀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于*理想沉淀狀態,使出水懸浮物極低,低的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污水處理工藝的缺點是各池子同時間歇運行,人工控制幾乎不可能,全賴電腦控制,對處理廠的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設計、培訓、安裝、調試等工作要求較嚴格。
除臭方案
臭氣來源
根據污水處理的過程,臭氣來源主要分為污水處理系統合污泥處理系統。污水處理系統中臭氣源主要分布在進水泵房、預處理段。污泥處理系統中的臭氣來源主要分布在污泥濃縮、污泥脫水和污泥堆放、外運過程,由于對不穩定污泥進行壓縮、剪切作用,產生蛋白類生物高聚物,其分解產生大量臭氣。
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中的主要臭氣來源為污水提升泵房、格柵、沉砂池和污泥處理部分的濃縮池、儲泥池、脫水間是除臭的重點;CASS曝氣池負荷低,一般不考慮除臭措施。
生物除臭
生物除臭是由多種生物群體通過各式各樣的生物反應過程來完成的。生物過濾法是使收集到的氣體在適宜的條件下通過長滿微生物的固體載體,氣味物質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完成廢氣的除臭過程。
以上各種脫臭方法中,臭氧氧化成本偏高、管理復雜,水洗法效率不高且不切底,活性炭吸附法設備投資高,管理復雜,運行成本高。根據現有的資料數據分析比較,國內目前采用的除臭方法中,化學洗滌方法比較貴,而且日常運行費用也比較大,采用生物濾池除臭的方法居多。
工藝方案
在進行工藝方案的選擇時,根據項目具體的實際情況,我們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污水水量、水質變化幅度較大,排水量時變化系數很大,甚至間斷排放,形成水質、水量的沖擊。因此所選擇的工藝必須具有較好的經受沖擊負荷的能力,適應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沖擊。
其次,污水處理廠工程運行、管理中一般大多沒有污水處理專業人員,對處理工藝原理了解甚少,操作人員普遍技術水平較低,因此要求所選處理工藝成熟、可靠,工藝流程簡單,維護工作量要小,選用設備的操作與控制要簡單,易被操作人員掌握,維修技術水平要求較低,以便適應管理和操作人員專業知識水平較低的特點。
第三,土地征用費較高,因此要求工程占地小。
第四,污水處理建筑必須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因此工程盡量采用與周圍環境相近的風格,并進行綠化,不影響園區景觀。
第五,為了保護經濟開發區內的整體環境,必須盡力減輕污水處理機械噪音及散發的異味對環境的影響。因此應選擇運行噪聲低、污泥量產生少的工藝方案。
第六,一般資金總據以上分析,選擇推薦SBR法的改進工藝——改良型CASS工藝(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式活性污泥法)作為某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的主體工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