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m3/d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設備
污水處理裝置形成一體化的自處理設備,使污水在控制器控制下自然流經各功能區,本設備具有高效的污水處理能力,沉淀池中污泥自壓進入污泥池,可用節省了人力物力,地埋式安裝方式減小了占地面積、控制器控制設備簡化了控制方式、降低了工作能耗和噪聲污染。

設備介紹
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外壁上設有防腐涂層,所述箱體的底部設有緩沖墊,所述箱體內壁的一側設有預處理池,所述預處理池的頂部設有進水管,且進水管和預處理池的連接處設有過濾器,所述預處理池的一側設有氧化池,所述氧化池的頂部設有曝氣裝置,所述氧化池的一側設有沉淀池,且沉淀池的頂端設有添加裝置所述沉淀池的一側設有消毒池,且消毒池的側壁上設有排水管,且排水管延伸至箱體外,所述消毒池的一側設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的一端設有排污管,且排污管延伸至箱體外,所述污泥池的底部設有導管,且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沉淀池的底部,所述預處理池、氧化池、沉淀池和消毒池依次通過導管連接,且各個導管內均設有電控閥。

70m3/d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設備
日常維護管理
A經常觀察、檢測脫水機的脫水效果,若發現泥餅含固率下降、分離液渾濁、固體回收率下降,應及時分析情況,采取針對措施予以解決。
B、日常應保證脫水機的足夠沖洗時間,以便使脫水機停機時,機器內部及周身沖洗干 凈*,保證清潔,降低惡臭。否則積泥干后沖洗非常困難。每天要保證6h以上的沖洗時間,沖洗水壓一般不低于0.6MPa。另外,應定期對機身內部進行清洗,以保證清潔,降低惡臭。
C、密切注意觀察污泥脫水裝置的運行狀況,針對不正常現象,采取糾偏措施,保證正常運行。如防止濾帶打滑、濾帶堵塞、濾帶跑偏。防止離心脫水機中進入粗大砂粒、浮渣在螺旋上的纏繞。
D、由于污泥脫水機的泥水分離效果受污泥溫度的影響,因此在冬季應加強保溫或增加污泥投藥量。
E、按照脫水機說明書的要求,做好經常觀測項目的觀測和機器的檢查維護。例如水壓表、泥壓表、油壓表和張力表等運行控制儀表。
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性主要表現在:
1、對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抗污泥膨脹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可靠,出水中幾乎沒有懸浮物;
2、自動化程度高,可實現自動或手動控制的轉換,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出水水質穩定直接回用。污泥量少,降低了剩余污泥處理的費用;
3、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高容積負荷下,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
4、去除有機物和氨氮,提高系統的抗負荷沖擊能力;
5、操作運行費用低,沒有二次污染;
6、可根據場地安排埋在地下,上面停車或綠化,投資大大降低。
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說明
生物接觸氧化系列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賴于工藝中的A、O兩級生物系統。其工藝原理是在A級,由于污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很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的有機氮轉化分解成NH3-N,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電子供體,將NO2、NO3-N轉化成N3,而且利用部分有機碳與NH3-N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A級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完成反硝化作用,zui終消除氮的營養污染。在O級,由于有機物得到進一步的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完成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在O級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氧化池,池中主要存在好氧生物及臭氧型細菌(硝化菌)和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CO2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NH3-N轉化成NO2-N、NO3-N。污泥池的污泥部分回流到A級池,為A級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硝化作用,zui終消除氮污染,污水zui后再經沉淀、消毒達到設計排放要求。
A. 采用人工格柵,清除污水中3mm以上固體物,保證后續處理裝置穩定運行。同時滿足系統自動運行的要求。
B. 采用A/O處理工藝,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不僅能有效降除BOD5,而且能有效去除磷和氨氮。
C.采用厭氧反應池,在厭氧條件下回流污泥與進水充分混合,聚磷菌在此釋放磷并同時吸收環境中的低分子酸,以PHB的形式儲存起來,在好氧環境中,聚磷菌大量吸收磷,達到除磷的目的。
D.采用三級生物接觸氧化池,池內高的溶解氧和優良的生物菌群與有機污染物接觸反應,為有機污染物的降除,氨氮的氧化和磷的吸收去除創造了zui適應環境,提高了有機污染物及氨氮、磷的去除效率。
E. 采用豎流式沉淀池,主要為澄清接觸氧化池出水,為此沉淀池的設計采用合理的設計參數,從而提高了澄清效果。
F.采用豎流翻騰接觸消毒形式,*殺滅各種病原菌及大腸菌群。
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綠頂分區型多級AO一體化污水處理工藝,采用池頂設有改良型人工濕地的三級A/O一體化處理池,包括如下步驟:
1)污水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
2)調節池的污水經溢流管進入一級A1/O1處理池的A1處理池,厭氧釋磷后,再通過穿孔隔板進入O1處理池,好氧吸磷,并進行硝化反應;調節池的部分污水用潛水泵通過配水管分別送至二級A2/O2處理池的A2處理池和三級A3/O3處理池的A3處理池,為反硝化作用提供碳源;
3)O1處理池處理后的污水經溢流管進入二級A2/O2處理池的A2處理池,發生反硝化反應,再通過穿孔隔板進入O2處理池,發生硝化反應;A2處理池中的集泥管收集污泥后,一部分回流至A1處理池,另一部分作為剩余污泥排出;
4)O2處理池處理后的污水經溢流管進入三級A3/O3處理池的A3處理池,發生反硝化反應,再通過穿孔隔板進入O3處理池,發生硝化反應。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A1/O1處理池、A2/O2處理池、A3/O3處理池均為上下結構,采用穿孔隔板分隔,下層為厭氧區或缺氧區,上層為好氧區,所述穿孔隔板固定于池體上,設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設有控制水流方向的花瓣形止回結構。
根據以上方案,所述A1/O1處理池內的左側設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延伸至所述A1處理池的池底,通過穿孔布水管進行垂直布水;所述A1處理池內設有攪拌器;所述O1處理池內的左右兩側均設有與空氣管連通的穿孔曝氣管,進行水平布氣;所述穿孔管布水管的布水孔與所述穿孔隔板的出水孔相互交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