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立方米/天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裝置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為客戶省時省力省錢。
只要是水量在1-5000噸之內的都可以用一體化設備,并且達標排放。
公司設備有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廠污水處理設備,設備維護方便,性價比高,運行快捷,運行成本低。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裝置工藝原理
1、首段厭氧池,流入原污水及同步進入的從二沉池回流的含磷污泥,本池主要功能為釋放磷,使污水中P的濃度升高,溶解性有機物被微生物細胞吸收而使污水中的BOD5濃度下降;另外,NH3-N因細胞的合成而被去除一部分,使污水中的NH3-N濃度下降,但NO3-N含量沒有變化。
2、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碳源,將回流混合液中帶入大量NO3-N和NO2-N還原為N2釋放至空氣,因此BOD5濃度下降,NO3-N濃度大幅度下降,而磷的變化很小。
3、在好氧池中,有機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而繼續下降;有機氮被氨化繼而被硝化,使NH3-N濃度顯著下降,但隨著硝化過程使NO3-N的濃度增加,P隨著聚磷菌的過量攝取,也以較快的速度下降。
A2/O工藝它可以同時完成有機物的去除、硝化脫氮、磷的過量攝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脫氮的前提是NO3-N應*硝化,好氧池能完成這一功能,缺氧池則完成脫氮功能。厭氧池和好氧池聯合完成除磷功能。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裝置注意事項
1)如果是AO工藝或者是好氧后二沉池回流污泥,注意檢測回流污泥的DO,如果DO比較高,可以適當的增加沉淀時間。
2)如無均勻補水系統,需要確保攪拌機或者推流器正常運轉,以防止污泥堆積形成死泥區。
3)如果來水營養物質不足的話,需補充一定量的營養物質,經典的C:N:P=(350-500):5:1,主要還是看出水指標變化。
4)厭氧階段有污泥上浮屬于正常現象,主要是由于厭氧產氣導致,但是如果大量的污泥上浮,或者是泡沫夾帶黑泥,說明污泥老化,則需要排泥。
5)注意做好每天的記錄,制定好檢測指標表格。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裝置接種培養方案
1)接種量的大小:污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于水量(有效池容)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
2)接種:接種培養水為稀釋后低濃度的處理水。在正常20-35℃的條件下,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濃縮污泥),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溫度越低投加量越大。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條件,連續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3-7天后,檢查處理效果,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進行下一步馴化培養。
一般來講,在低于20℃的條件下,接種和啟動均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冬季運行時更是如此。因此,建議冬季運行時污泥分兩次投加,一次投加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濃縮污泥),連續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7天后,檢查處理效果,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方可小水量(低濃度水)連續進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顯或氣溫明顯回升時,再次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藝才能正常啟動,進行下一步馴化培養。
在接種培養的過程中,需要檢測水溫、PH值等,污泥方面,需要微生物鏡檢,觀察污泥形狀顏色等,COD的檢測也可以幫助確認接種是否成功。
3)脫水污泥:脫水干污泥接種培菌的過程與濃縮污泥培菌法基本相同。接種污泥要先用剛脫水不久的新鮮泥餅,投加至曝氣池前需加少量水并搗成泥漿。干污泥的投加量一般為池容積的8%。干污泥中可能含有一定濃度的化學藥劑(用于污泥調理),如藥劑含量過高、毒性較大,則不宜用作為培菌的種泥。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裝置指標參數
1、理論運行控制點:水力負荷(上升流速)、水力停留時間、污泥濃度、污泥回流、B/C
2、日常主要檢測指標:進出水流量、進出水COD和BOD、DO、污泥濃度、PH、SS、SV30、氨氮和總磷總磷(如有要求可檢測)、水溫(如有要求可檢測)、微生物鏡檢。
3、主要涉及的設備材料:進出水泵(自流方式此項沒有)、污泥回流泵、潛水攪拌機或其它同功能推流器、填料
4、主要涉及的水質監測設備(如無在線檢測設施時可參照):
1)實驗室物化檢測設備見附件檢測方法中設備要求
2)涉及到的電子檢測設備:流量計、便攜式DO檢測儀、COD測定儀、氨氮和總磷總磷測定儀、溫度計、微生物鏡檢設備。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裝置調試前準備
以下各項在無特殊情況下均為同時進行,無主次之分。
1、項目水檢測:
1)主要摸查現場排水情況,主要包括現階段排水量、滿負荷排水量、排水周期、各車間或者工業單元排水點、降雨等天氣對于排水的影響。
2)與甲方協調,將日常水質監測設備就位。在帶泥調試之前,將進水水質檢測完畢,其中包括COD、BOD、PH、SS、水溫、氨氮和總磷總磷,以及本項目其它主要去除指標。
2、與甲方協調確定污水處理站調試結束后的運行人員,并進行一些前期相關培訓。
3、對本項目設備設施進行調試,以確保設備設施正常運行,建議用清水進行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