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是可以連續自動攔截并清除流體中各種形狀雜物的水處理設備,廣泛的應用于城市污水處理、自來水行業、電廠進水口,同時也可以作為紡織、食品加工、造紙、皮革等行業生產工藝中*的設備,是目前我國Z進的固液分離設備。*。

生物轉盤
生物轉盤工藝是廢水生物處理新工藝的一種。
廢水生物處理新技術之生物膜法,是與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類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固定膜法,廢水中微生物沿固體(可稱載體)表面生長的生物處理方法的統稱,主要用于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因微生物群體沿固體表面生長成粘膜狀,故名。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厭氣層、好氣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氣層的好氣菌將其分解,再進入厭氣層進行厭氣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沖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對水量、水質、水溫變動適應性強;二是處理效果好并具良好硝化功能;三是污泥量?。s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于固液分離;四是動力費用省。用廢水生物處理新技術生物膜法處理廢水的構筑物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生物轉盤作為一種好氧處理廢水的生物反應器,可以說是隨著塑料的普及而出現的。反應器由水槽和一組圓盤構成:數十片、近百片塑料或玻璃鋼圓盤用軸貫串,平放在一個斷面呈半圓形的條形槽的槽面上。盤徑一般不超過4米,槽徑約大幾厘米,有電動機和減速裝置轉動盤軸,轉速1.5~3轉/分左右,決定于盤徑,盤的周邊線速度在15米/分左右。廢水從槽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盤軸高出水面,盤面約40%浸在水中,約60%暴露在空氣中。盤軸轉動時,盤面交替與廢水和空氣接觸。盤面為微生物生長形成的膜狀物所覆蓋,生物膜交替地與廢水和空氣充分接觸,不斷地取得污染物和氧氣,凈化廢水。膜和盤面之間因轉動而產生切應力,隨著膜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程度,膜從盤面脫落,隨水流走。 生物轉盤一般用于水量不大時。同生物濾池相比,生物轉盤法中廢水和生物膜的接觸時間比較長,而且有一定的可控性。水槽常分段,轉盤常分組,既可防止短流,又有助于負荷率和出水水質的提高,因負荷率是逐級下降的。生物轉盤如果產生臭味,可以加蓋。
生物處理新技術:
廢水生物處理是用生物學的方法處理廢水的總稱,是現代廢水處理應用中廣泛的方法之一,主要借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廢水中有機物轉化為簡單的無機物,使廢水得到凈化。按對氧氣需求情況,廢水生物處理可分為厭氧生物處理和好氧生物處理兩大類。
厭氧生物處理系利用厭氧微生物把有機物轉化為有機酸,甲烷菌再把有機酸分解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氫等,如厭氧塘、化糞池、污泥的厭氣消化和厭氧生物反應器等。 好氧生物處理系采用機械曝氣或自然曝氣(如藻類光合作用產氧等)為廢水中好氧微生物提供活動能源,促進好氧微生物的分解活動,使廢水得到凈化,如活性污泥、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廢水灌溉、氧化塘,等等。
廢水生物處理效果好,費用低,技術較簡單,應用比較簡單。當簡單的沉淀和化學處理不能保證達到足夠的凈化程度時,就要用生物的方法作進一步處理。生物處理中要特別注意掌握凈化廢水的微生物的基本特點,滿足其要求條件,主要有:廢水中BOD與COD比值要大于0.3;有較高溫度,一般來說冬季效果較差。
再生水處理工藝
一、化學混凝的應用
這種再生水處理工藝方法的主要思路就是將曝氣生物濾池和化學混凝相結合,形成一個一體化的體系,通過生物膜的生物過濾和混凝過濾雙重作用,對再生水進行深度處理,以達到凈化的目的?;瘜W混凝在再生水處理工藝中的應用既降低了膜過濾技術的成本,又有效的解決了傳統工藝中生物膜污染和濾床堵塞等問題,過濾效果比較理想,且出水水質穩定,整套設備不需要像傳統工藝中那樣的單獨的過濾沉淀池,能夠形成生物降解,過濾,沉淀以及混凝一體化體系。
實際生產中整個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需要對過濾池進行反沖洗,以確保出水質量和穩定性。通常情況下,操作人員需要對水頭的損失和出水的質量進行檢測,以確定過濾池反沖洗的條件。反沖洗時氣從柱的底部流入,水從柱底部流入,由于濾料時懸浮顆粒,反洗其在在底部與高速進入柱內的反洗水形成湍流,老化的生物膜在水的剪力的作用下被沖刷下來。
化學混凝劑主要被用來除去水中的致色物質,膠體和微粒等,而曝氣生物過濾池通過生物過濾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進一步對再生水進行進化處理,曝氣生物過濾池具有出水水質高而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投資小,占地面積少,有機負荷高等優點。
二、多孔型懸浮生物陶粒的應用
此再生水處理工藝大的特點就是環保。曝氣生物濾池的濾料選擇多孔型懸浮生物陶粒,這是一種以價格低廉,相當易得的工業廢渣為原料的新型環保產品,顆粒直徑通常在3~8mm。
該再生水處理工藝流程大致為:待處理水→水解酸化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濾池→消毒→出水。
多孔型懸浮生物陶粒具有比重小,不易生物降解,穩定性較高,生物親和性好,孔隙率高,比表面積大,微粒表面粗糙等等諸多優點,這能夠使微生物良好的存活和繁殖,在保證了較高的微生物濃度的同時又有助于在微生物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以及所需的營養物質和所需氧氣傳質,是作為曝氣生物濾池比較理想的載體。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若濾料選擇多孔型懸浮生物陶粒,相比以前其他一些過濾載體,濾層高度要相應降低,并且不需要設置承托層,這樣便省去了這部分的資金投入,還節省了濾料的開支,使得總的生產成本降低。在和傳統的過濾池相比,多孔型懸浮生物陶粒濾池出水效果好,沖洗強度小,時間短。并且多孔型懸浮生物陶粒粘性較小,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接團現象,微粒之間的空隙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裝置能夠持續且穩定的運行,在再生水處理工藝中擁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以及推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