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
AB工藝與氮、磷去除
由于水體富營養化和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許多污水必須經過除磷脫氮處理,然后排入水體或回用。如果用其它工藝取代AB工藝的B級,可以使AB工藝具有深度處理效果。
(1)具有脫氮功能的AB工藝
在這類工藝中,B級由好氧工藝變成前置反硝化工藝(例如缺氧/好氧工藝)。
*對氮和有機物的去除比常規機械處理高許多倍,明顯改善了B級的硝化條件,使B級污泥中硝化菌比例明顯提高,硝化速率隨之大幅度提高,曝氣區體積可以相應降低。對反硝化來說,可以通過改變*的污泥負荷和運行方式調節*的去除率,使反硝化所需的BOD 5 /TN比值(3左右)得到優調節。試驗結果表明B級污泥中,反硝化菌比例比常規生物脫氮系統的污泥高,反硝化率高2~3倍,例如,ARAkrefeld污水處理廠的B級污泥在無外加碳源的情況下反硝化速率為6.3mgNO 3 -N/gMLSS·h。由于具脫氮功能的AB工藝硝化和反硝化速率高,工藝總體積比常規生物脫氮工藝節省20%左右。

(2)具有除磷功能的AB工藝
由于污泥含磷量較高,排泥量大,*能去除進水總磷的20~50%。如果把B級換成厭氧/好氧(A/O)除磷工藝,工藝終沉出水的磷濃度將很低(0.5mg/L以下)。也可以在B級中增設化學法除磷。前者的投資費用比普通活性污泥法低10%左右,后者則高5~20%。前者的運行費用比普通活性污泥法低10~20%,后者則高10%以上。
(3)AB工藝與生物除磷脫氮工藝的結合
工藝流程由*加生物除磷脫氮工藝(如A/A/C改良工藝)構成。對原污水水質波動大,BOD 5 和BOD 5 /TN比值高的污水來說,這類工藝不但能保證處理效果達到要求,而且工藝穩定性高、節能效果明顯。
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AB工藝的技術經濟分析及其在我國應用的可能性
試驗和生產性實踐已經證實*能去除40~50%,甚至70%的BOD 5 和10-30%的總氮,使工藝過程耗氧量減少30-40%,總運行費用下降20%左右,基建投資降低15-20%,處理效果優于常規工藝,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具有處理功能的AB工藝與其它處理工藝相比,有節能、工藝穩定性高等優點。*的設置為后續工藝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護和支持。泰它市污水處理試驗結果表明,當BOD 5 /TN和BOD 5 值偏高時,其生物除磷脫氮功能的AB工藝與單純生物除磷脫氮工藝相比,運轉費用下降20%左右,BOD、COD、SS、TN和TP的去除率分別高于96%、90%、95%、80%和96%。進水BOD 5 /TN比值偏低時,為了避免碳能源不足,原污水可直接進入生物除磷脫氮工藝,保證出水水質達到要求。

由于*污泥主要由進水補充和接種,并且泥齡很短,因此*污泥不需要培養和馴化過程,*的停與轉,可以隨時進行并很快進入正常狀態,不影響處理效果。管理上不存在困難。
*節能的另一方面是*污泥產率高、污泥有機物含量高達65%以上,產氣率和產氣量也必然增加。沼氣用于發電和供熱能使污水處理廠的能源得到部分自給。
1.超負荷污水處理廠的改造
我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速度遠遠達不到實際需要。處理廠往往超負荷運行,造成一系列問題。如果把它們改成AB工藝就能較大幅度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德國和奧地利的生產性實踐已經證明此法行之有效,改造投資極小,經濟效益顯著。只要把原沉砂池硝加改動,成為*曝氣池,初沉池作為中間沉淀池,再裝一套回流系統即可。
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濾布轉盤過濾器與常規濾池相比的特點 :
(1)出水水質好并且穩定。濾布轉盤過濾器是采用濾盤外包濾布來代替傳統濾池的砂濾料,濾布孔徑很小,可截留粒徑為幾微米(μm)的微小顆粒,因此出水水質及出水穩定性都優于粒料濾池。而常規濾池沖洗前因穿透問題水質較差,沖洗后會因濾層中殘存的清洗水對出水有影響。另外過濾的水量也隨阻力的變化而變化。
(2)設計新穎,耐沖擊負荷。濾布轉盤過濾器相當于是濾池及沉淀池的結合,具有排泥的功能。顆粒大的污泥直接沉淀到斗形池底,不會堵塞濾布,即不像普通濾池:所有的懸浮物(SS)都必須經過濾料。因此過濾周期長,清洗間隔長,而且可承受的水力負荷及污泥負荷也遠遠大于常規砂濾池,懸浮物(SS)負荷相當于普通砂濾池的1.5倍,濾速比普通濾池增加50%。因此濾布轉盤過濾器更耐高懸浮物濃度和大顆粒懸浮物的沖擊。
(3)設備簡單緊湊,附屬設備少,整個過濾系統的投資低。濾布轉盤過濾器清洗時可連續過濾。而砂濾池反沖洗時不能連續過濾,為保證連續,需要在砂濾池前設中間儲水池或采用多臺濾池交替工作。濾布轉盤過濾器采用小型水泵負壓抽吸濾后水自動清洗,省去許多傳統濾池需要的反沖洗水池、水塔等。傳統濾池因反沖洗強度大,氣水反沖不僅需要大功率水泵、鼓風機,還有氣水兩套較大直徑的管閥系統。整套系統多而雜,投資高。自動控制系統極為龐大復雜。
曝氣生物濾池(BAF)
曝氣生物濾池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機負荷高、占地面積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資少(節約30%)、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氧傳輸效率高、出水水質好等優點,但它對進水SS要求較嚴(一般要求SS≤100mg/L,好SS≤60mg/L),因此對進水需要進行預處理。同時,它的反沖洗水量、水頭損失都較大。
曝氣生物濾池作為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于一體,節省了后續沉淀池(二沉池),具有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好:運行能耗低,運行費用少的特點。
接觸氧化
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點的新的廢水生化處理法。這種方法的主要設備是生物接觸氧化濾池。
在不透氣的曝氣池中裝有焦炭、礫石、塑料蜂窩等填料,填料被水浸沒,用鼓風機在填料底部曝氣充氧,這種方式稱為鼓風曝氣;空氣能自下而上,夾帶待處理的廢水,自由通過濾料部分到達地面,空氣逸走后,廢水則在濾料間格自上向下返回池底。
活性污泥附在填料表面,不會隨水流動,因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氣流的強烈攪動,不斷更新,從而提高了凈化效果。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處理時間短、體積小、凈化效果好、出水水質好而穩定、污泥不需回流也不膨脹、耗電小等優點。
厭氧生物濾池
厭氧生物濾池內部填充固體填料,如爐渣、瓷環、塑料等,厭氧微生物部分附著生長在填料上,形成厭氧生物膜,另一部分在填料空隙間處于懸浮狀態。
厭氧濾池的優點是:生物固體濃度高,可以承擔較高的有機負荷;生物固體停留時間長,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強;啟動時間短,停止運行后再啟動比較容易;不需污泥回流;運行管理方便。厭氧生物濾池的缺點是在污水懸浮物較多時容易發生堵塞和短路。
厭氧生物濾池可采用中溫(30~35℃)、高溫(50~55℃)或常溫(8~30℃)運行,適用于溶解性有機物較高的廢水,適用COD濃度范圍為1000~20000mg/L。為了避免堵塞,可回流部分處理水以對進水進行稀釋和加大水力表面負荷。
厭氧生物濾池按水流的方向可分為升流式厭氧濾池和降流式厭氧濾池。廢水向上流動通過反應器的為升流式厭氧濾池,反之為降流式厭氧濾池。如果將升流式厭氧生物濾池的填料床改成兩層,下半部不用填料使成為懸浮污泥層,上半部仍用填料床,成為復合式厭氧生物濾池,則可有效避免堵塞并提高處理效率。降流式厭氧生物濾池由于水流下向流動、沼氣上升以及填料空隙間懸浮污泥的存在,混合情況良好,屬于*混合工藝;而升流式則屬于推流式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