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膜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污水處理設備專業生產,多條流水線生產,保證質量、出貨快,供應及時。
處理水量1-500噸,可定制,廠家送貨上門、安裝、調試。
采用先進處理工藝,保證出水達到國家要求排放標準。
其主要原理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礎上,反應池沿池長方向設計為兩部分,前部為生物選擇區也稱預反應區,后部為主反應區,其主反應區后部安裝了可升降的自動撇水裝置。整個工藝的曝氣、沉淀、排水等過程在同一池子內周期循環運行,省去了常規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統;同時可連續進水,間斷排水。
CASS工藝在曝氣階段(同時進水)完成生物降解過程;在非曝氣階段完成泥水分離功能;排水裝置為旋轉式潷水器,籍此可將每一循環操作中反處理的廢水經沉淀階段后排出系統。在預反應區內,微生物能通過酶的快速轉移機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機物,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基質快速積累過程,這對進水水質、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質起到較好的緩沖作用,同時對絲狀菌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脹;
隨后在主反應區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過程。CASS工藝集反應、沉淀、排水、功能于一體,污染物的降解在時間上是一個推流過程,而微生物則處于好氧、缺氧、厭氧周期性變化之中,從而達到對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時還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功能。


CASS操作周期的四個階段
1.曝氣階段
由曝氣裝置向反應池內充氧,此時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時污水中的NH3-N通過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轉化為NO3-N。
2.沉淀階段
此時停止曝氣,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DO進行氧化分解。反應池逐漸由好氧狀態向缺氧狀態轉化,開始進行反硝化反應。活性污泥逐漸沉到池底,上層水變清。
3.潷水階段
沉淀結束后,置于反應池末端的潷水器開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漸排出上清液。此時反應池逐漸過渡到厭氧狀態繼續反硝化。
4.閑置階段
閑置階段即是潷水器上升到原始位置階段。
該工藝中具有以下優點:
1)去除COD、BOD5、SS、NH3-N、P效率高。
2)能承受較大幅度的流量和有機負荷沖擊。
CASS工藝在設計時已考慮流量變化的因素,能確保污水在系統內停留預定的處理時間后經沉淀排放,特別是CASS工藝可以通過調節運行周期來適應進水量和水質的變比。當進水濃度較高時,也可通過延長曝氣時間實現達標排放,達到抗沖擊負荷的目的。在暴雨時,可經受平常平均流量6倍的高峰流量沖擊,而不需要獨立的調節地。多年運行資料表明,在流量沖擊和有機負荷沖擊超過設計值2-3倍時,處理效果仍然令人滿意。而傳統處理工藝雖然已設有輔助的流量平衡調節設施,但還很可能因水力負荷變化導致活性污泥流失,嚴重影響排水質量。
當強化脫氮除磷功能時,CASS工藝可通過調整工作周期及控制反應池的溶解氧水平,提高脫氮除磷的效果。所以,通過運行方式的調整,可以達到不同的處理水質。
3)工藝流程簡單,占地面積小,投資較低,可靠性好,運行費用較低。
CASS的核心構筑物為反應池,沒有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設備,一般情況下不設調節池及初沉池。因此,污水處理設施布置緊湊、占地省、投資低。
4)可有效地控制活性污泥膨脹。
CASS反應池中存在著較大的濃度梯度,而且處于缺氧、好氧交替變化之中,這樣的環境條件可選擇性地培養出菌膠團細菌,使其成為曝氣池中的優勢菌屬,有效地抑制絲狀菌的生長和繁殖,克服污泥膨脹,從而提高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5)系統組成簡單,運行靈活。
6)與其他工藝相比,CASS系統產生較少的活性污泥,因此污泥處理成本相對較低。
MBR膜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泥齡僅2-7天,而CASS法泥齡為25-30天,所以污泥穩定性好,脫水性能佳,產生的剩余污泥少。去除1.0kgBOD產生0.2~0.3kg剩余污泥,僅為傳統法的60%左右。由于污泥在CASS反應池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所以剩余污泥的耗氧速率只有10mgO2/(gMLSS˙h)以下,一般不需要再經穩定化處理,可直接脫水。而傳統法剩余污泥不穩定,沉降性差,耗氧速率大于20mgO2/(gMLSS˙h),必須經穩定化后才能處置。
7)適用范圍廣,適合分期建設
CASS工藝可應用于大型、中型及小型污水處理工程,比SBR工藝適用范圍更廣泛;連續進水的設計和運行方式,一方面便于與前處理構筑物相匹配,另一方面控制系統比SBR工藝更簡單。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工藝)吸收了傳統流化床和生物接觸氧化法兩種工藝的優點,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污水連續經過MBBR反應器內的懸浮填料并逐漸在填料內外表面形成生物膜,通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作用,使污水 得到凈化。填料在反應器內混合液回旋翻轉的作用下自由移動:對于好氧反應器,通過曝氣使填料移動;對于厭氧反應器,則是用機器攪拌。
適用范圍:
本工藝適用于肉類加工廢水、高濃度有機廢水、垃圾滲濾液等高負荷污水,同時對于有機物濃度較低的生活污水,處理出水各項水質指標均可達到國家回用指標。
工藝特點:
1、耐沖擊負荷、泥齡長、剩余污泥少、性和運轉靈活。
2、反應器中污泥濃度較高,一般污泥濃度為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泥濃度的5~10倍,曝氣池污泥質量濃度可高達30~40g/L 。
3、水頭損失小,不宜堵塞,無需反沖洗,一般不用回流。
4、作為MBBR工藝核心的懸浮填料具有好氧和厭氧代謝活性,可良好的脫氮除磷。
SBR工藝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一種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反應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和閑置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即適用于組件式構造方法,又有利于廢水處理廠的擴建與改造。SBR法的工藝特征順應了當代污水處理所要求的簡易、、節能、靈活、多功能的發展趨勢,也符合“三低一少”技術要求,既低建設費用低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要求,二次污染物排放少的污水處理技術。
適合的領域:
1城鎮生活污水和廠礦企業的工業廢水,尤其是間歇排放和流量
變化大的地方,如啤酒,制藥等行業;
2要求較高出水水質的地方,如風景旅游區;
3湖泊和海灣等防止湖海富營養化;
4已建舊污水處理廠(站)改建和擴建。
MBR的COD去除率大于93%,去處絕大部分的懸浮物,出水水質良好穩定。適用于各類辦公樓、賓館、飯店、機關、餐廳酒樓、工廠等生活污水及紡織、啤酒、造紙、制革、食品、煉油等行業的有機廢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