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質。廢水首先經過預處理去除大顆粒懸浮物,然后進入調節池調節水量和水質。在生化處理單元中,好氧菌和厭氧菌通過附著在生物膜上生長繁殖,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同時去除廢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質。最后,經過沉淀池和消毒處理后的水達到排放標準,可以直接排放或回用。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一體化膜生物反應器(MBR)工藝是污水生物處理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的有機結合。污水在反應器中經生物處理完成對有機污染物質的分解與轉化后,利用微濾膜或超濾膜的高效分離完成污水的固液分離,從而達到污水的最終凈化效果。設置于反應器中的膜組件可wan全取代傳統工藝中的二沉池和常規過濾、吸附單元,使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wan全分離,并獲得穩定、優質的出水水質。
生活污水屬于低濃度的有機廢水,其中含有氮、磷、油污、雜質等。可生化性好,且各種營養元素比較全。受重金屬離子污染的可能性比較少,PH值為6-9中性水。AO工藝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達到污水排放標準一級B;A2O工藝可以同時完成有機物的去除,反硝化脫氮,過量攝取除磷等功能,脫氮和接觸氧化池聯合完成除磷功能,同時加以MBR膜進行消毒凈化分離,出水可以達到污水排放標準一級A。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特點
1.高效處理:采用先進的處理技術和工藝組合,能夠高效去除污水中的各類污染物,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2.占地面積小:一體化設計使得設備占地面積小,適合在有限的空間內安裝和使用。
3.自動化程度高:智能控制系統實現設備的自動化運行和遠程監控,減少人工干預,提高運行穩定性。
4.適應性強:可根據不同水質和處理需求進行優化,適應多種污水處理場景。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安裝技巧
1. 按照安裝圖的順序安裝設備。盒子的位置和方向不能錯,盒子之間的間距必須準確,以便管道連接。設備安裝到位后,用繃帶將設備與基礎上的抗浮環連接,防止設備上浮。
2. 為保證設備和管道暢通,有些設備或管道的傾斜度應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保證。
3. 設備調試:污水綜合處理設備安裝完畢后,可進行系統調試,即在調味料上培養生物膜,將污水按額定流量抽入設備,啟動風機曝氣,每天觀察接觸池的進水情況。如果在填料上形成橙色或黑色薄膜,則對生物膜進行孵育。這個過程一般需要7~15天。對于工業污水處理設備來說,生活污水首先用于培養生物膜,然后逐步進入行業進行生物膜培養。
4. 設備安裝完畢后,應向設備內注入干凈的水,并檢查各管道有無泄漏。對地理設備,在確認管道無滲漏后,向設備內注入30至50厘米深的清水,即用土蓋住箱體直至設備檢查孔,并將地面整平。連接水泵、風扇等設備的電源線時,要注意風扇和電機的旋轉方向。
5. 一體化污水處理器所運行的設備一般為全自動或無動力運行,且必須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但設備在運行時應注意以下事項:啟動時,必須先啟動曝氣風機,并逐步開啟曝氣。檢查閥門,啟動排污泵。停機時,必須先關閉排污泵。若曝氣風機關閉,且污水少或無,為保證生物膜的正常生長,防止生物膜脫落,可間歇啟動風機。啟動周期為2h,每次運行時間為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