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50噸農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閱讀:288 發布時間:2020-9-2150噸農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中研基業環保
一、50噸農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1、處理效率高
氣浮處理效率的高低,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氣水所能浮起的浮粒子的zui大絕干重量,我們將其定義為單位浮量,這是度量溶氣水質好壞的一項客觀指標。空氣屬于難溶于水的物質,常壓下空氣在水中的溶解度約為1.8%,在0.3%Mpa的壓力下,溶解度可達到5.4%,如何讓這些有限的溶解空氣充分發揮作用,是氣浮技術的關鍵。而縮小氣泡的直徑、增大氣泡群密度、改良氣泡群均勻度,是提高氣浮效率的關鍵,三者互相關聯、相互制約。1個100UM的氣泡如果變成等體積的1UM的氣泡,其微量可以達到1000000個,所以,在溶解空氣總量一定的前提下,縮小單個氣泡的直徑,即可增大氣泡群密度,同時氣泡群的均勻性也可以得到改善,傳統氣浮效率低,其zui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所產生的氣泡直徑過大,主體氣泡群氣泡的直徑一般都在50UM以上,氣泡群的密度(消能后單位體積溶氣水中所含氣泡個數)一般在108M3以下,氣泡群均勻性(主體氣泡群數量占總氣泡數量的比例)差,直徑大于100UM的氣泡占85%以上,這些氣泡都屬于無效浮選氣泡,而且由于氣泡直徑過大導至氣泡上升速度過快,致使絮凝體遭到沖擊面破裂,浮選效果降低。而本機所產生的微氣泡直徑在1UM左右,密度高于102CM3同時氣泡大小均勻,這就保證了較高的處理效率和理想的處理效果。
2、溶氣利用率高
傳統的凹式浮只有10%左右,而早期的氣浮僅為6%左右,氣浮效率的高低,同溶氣效率沒有太大的關系,zui終取決于溶氣利用率的高低,同溶氣效率沒有太大的關系,zui終取決于溶氣利用率的高低。以溶氣壓力為例,從0.3Mpa提高到0.5Mpa,其溶氣效率zui多也只能提高一倍,但能耗卻高出好幾倍,以溶氣效果為例,若從50%的溶氣效率提高到,其氣浮效率zui多也只能提高一倍,但相應的溶氣設備在構造上就要復雜的多,檢修也相應復雜。
研究表明,只有比漂浮粒子(絮凝前有單個粒子)直徑小的氣泡,才能與該懸浮粒子發生有效的吸附作用,在自然水體中,短時間內難以沉淀的懸浮粒子,其直徑大多在10-30UM,50UM以上的固態懸浮粒子經過幾個小時的靜置,可以自然下沉或浮出水面,乳化液粒子徑在0.25-2.5UM之間,其中少量大顆粒直徑約10UM左右,所以1UM左右微氣泡對絕大多數粒子都有很好的吸附作用,這也是本機溶氣利用率高的直接原因。
3、處理負荷高
本機可以處理懸浮物(SS)含量高達5000-20000mg/L的廢水,這個指標是任何傳統氣浮所不能達到的。傳統常規氣浮所能分離在(SS)含量一般在1000mg/L左右,僅對SS含量在幾百mgL左右的廢水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4、簡便實用的壓力溶氣
本機溶氣罐的設計采用了與傳統理論不同的設計依據,否定了以水力停留時間為主要依據的設計方法,實現了小容積大處理量,為增大氣水接觸面積采用了四級預混合機構,氣、水在極短的時間內即可達到均相狀態。
5、氣泡發生器
傳統氣浮由于期釋放器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也對浮選效果產生了致命的影響:如渦凹氣浮采用的是利用高速旋轉的葉輪將吸入的空氣打碎而產生氣泡,且不論高速旋轉的葉輪會同時將絮體攪碎,破壞懸浮物,僅是這種產生氣泡的方式,就決定了這種結構無法產生10微米以下的微氣泡,因為要通過機械剪切產生微氣泡,首先要克服的是氣泡的表面張力,氣泡越小,其表面張力就越大,要消耗的能量就越高,目前獲得的氣泡直徑zui小的方法是電解,其次就是壓力溶氣。
二、50噸農村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選擇原
選擇合理的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選擇得當,才能使污水處理工程的處理效果好,運行管理方便,節省投資成本和運行費用。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首先需要適應污水進水水質、出水水質要求以及當地溫度、工程地質、環境等條件,然后綜合考慮工藝的可靠性、成熟性、適用性、去除污染物的效率、投資省、操作管理簡單、運行費用低等多因素,選擇*的工藝方案。
[1] 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
[2] 工藝技術*、高效節能,處理效率高,出水穩定達標;
[3] 處理設施安全、成熟,并盡量減少工程投資成本,降低運行費用;
[4] zui大限度地降低操作管理和維修技術難度;
[5] 污水處理設施具有較強的抗水量、水質沖擊負荷能力;
[6] 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時不產生臭氣及噪聲等二次污染;
[7] 優先選擇*、可靠、高效、成熟的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