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夢之潔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滌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某洗滌車間采用洗衣膏等進行臥具、餐車臺布等物品的洗滌,在對其尾水進行日常監督性監測過程中發現主要污染因子pH、SS、COD、LAS均能夠達到《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要求,而惟獨油異常超標。為查明原因,我站進行了連續跟蹤監測,運用實驗檢測手段化驗分析,用檢測數據指導并完善洗滌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確保洗滌污水達標排放。
1、洗滌污水異常油現象的定性分析
1.1洗滌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該段洗滌車間洗滌污水日常排放量為130m3d至排放量為200m3d,洗滌污水原處理工藝采用的是混凝氣浮法。洗滌污水先經過中格網、細格網截流污水中的殘渣及中長纖維等懸浮物后進入調節沉淀池。在調節沉淀池中沉淀細雜質、調節水量、均和水質,去除部分COD、LAS等,由潛水污水泵提升至微渦流絮凝反應二級氣浮設備,按30mgL投加堿式氯化鋁,進行微渦流絮凝反應形成礬花,經兩級氣浮分離,去除部分COD、SS、LAS等,再重力流入砂濾池,出水達到DB11307-2005《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排放要求。
工藝流程圖如下:
1.2油濃度異常現象的發現
2005年10月26日,對該段洗滌污水及污水處理站排放水質進行了監督監測,檢測結果詳見表1。
表1洗滌污水檢測結果 ρ(mg·L-1)
采樣地點 pH SS COD LAS 油
設備出口(上午) 7.4 10 106 4.2 15.0
設備出口(上午) 7.4 12 110 4.1 17.0
設備出口(下午) 7.3 9 92 4.3 16.0
設備出口(下午) 7.3 6 90 3.8 16.0
原水(上午) 11.2 78 439 16.1 80.0
原水(下午) 10.9 70 435 31.4 92.5
從表1的檢測結果可以看出,洗滌污水原水中油的含量遠遠超過常規的洗滌污水濃度,且排放水的油濃度也超過了排放標準。在對當時洗滌的臥具、餐車臺布進行細致的檢查后,排除了臥具粘染人體油脂、餐車臺布被食用油污染以及人為污染而引起油濃度異常現象發生可
能。
1.3油濃度異常現象的定性分析
通過進一步深入調查研究確定,油濃度異常現象是洗衣膏引起的。洗衣膏是采用油腳皂化工藝生產而成,其中含有油脂、甘油等。在洗滌過程中,由于強堿作用,它們以乳化油、分散油和溶解油等狀態存在于洗滌污水中,因而造成洗滌污水具有較高的含油量。因此,要使洗滌污水乳化液失去穩定性,就必須設法消除或減弱乳化劑保護乳化液穩定的能力,即破壞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膜,減少分散粒子所帶的同種電荷量,實現油水分離、達到破乳的目的。由此可見,破乳是處理洗滌污水中油的關鍵之所在。
2、洗滌污水處理設備工藝的改進
為實現對洗滌污水中乳化油的破乳,對原處理工藝進行了改進,即在調節沉淀池進水管前,投加的稀硫酸調節pH值,投加量根據原水pH值通過實驗確定。在微渦流絮凝反應二級氣浮設備前,投加堿式氯化鋁(65mgL)與3的聚丙烯酰胺。工藝改造完成之后,對不同pH值條件下的洗滌污水中的污染因子油處理情況進行了連續監測,根據檢測結果繪制pH值對油處理效果的影響曲線圖,從pH值對油處理效果的影響曲線圖可以直觀地看出,通過加稀硫酸調節洗滌污水的pH值后,洗滌污水處理工藝對油有比較明顯的處理效果,當pH值調至7.0以下時,油的濃度能夠正常達標排放。這主要是因為,根據實驗數據確定稀硫酸投加,恰當地調節原水pH值小于7.0時,堿式氯化鋁在溶液中易水解生成氫氧化物聚合體,生成更多的帶正電荷的金屬氫氧化物膠體,提高混凝效果,有機穩定劑聚丙烯酰胺進一步促進了礬花的絮凝,從而有效地去除洗滌污水中油的含量。
洗滌污水通過實驗檢測手段查明了油濃度異常的原因,并在原混凝氣浮處理工藝的基礎上,提出了“加稀硫酸調節pH值,與投加聚丙烯酰胺提高堿式氯化鋁的混凝絮凝作用”的整改措施,技術針對性強,達到了預期目標。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