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屠宰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閱讀:452 發布時間:2020-6-13屠宰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屠宰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社會背景
中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平衡。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加速,水資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水處理行業成為新興產業,與自來水生產、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業處于同等重要地位.
截至2008年10月,全國設市城市、縣及部分重點建制鎮共建成污水處理廠1459座,日處理能力8553萬噸(36個大城市共建成288座,日處理能力為3497萬噸),分別比“十五”末期增加60.5%和42.6%,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已由2005年的52%增加到2007年的63%;在建城鎮污水處理項目1033個,設計日處理能力約3595萬噸。2008年1至10月,全國已投入運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達190億噸,運行負荷率達到76%,同比分別增長了21%和約3個百分點。
雖然由于國家和各級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國污水處理行業正在快速增長,污水處理總量逐年增加,城鎮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但中國污水處理行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一方面,中國的污水處理能力尚跟不上用水規模的迅速擴張,管網、污泥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另一方面,中國的污水處理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且處理設施的負荷率低。
因此中國應完善污水處理的政策法規,建立監管體制,創建合理的污水處理收費體系,扶植國內環保產業發展,推進污水處理行業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污水處理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中國將在“十一五”期間投資3000億元以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和利用,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由此迎發展期。
工藝流程
1、技術路線與集中處理系統相比,分散污水處理系統較多地采用了一些*,從而使得污水處理設備的體積相對較小。
2、主要技術環節
(1)關鍵部件和設備。分散污水處理系統的關鍵部件是設備采用的具體處理技術及工藝,系統處理效率的高低和出水水質的穩定性主要由其關鍵組件如(生物)膜和活性炭的性能決定。
(2)主要性能參數。分散污水處理系統的性能參數一般按《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一級標準設計。
(3)目前分散污水處理設備的價格相對較高,較適合于小型企事業單位、餐館和經濟較發達地區的農村小型居民點使用。在0.05ml混合液中有50~150只鐘蟲時,出水良好,COD<50mg/L,說明污水處理程度高,溶解氧充足,表明活性污泥已經成熟;若有柄纖毛蟲數量多時,活性污泥性能良好;鐘蟲不活躍或呆滯,往往表明曝氣池供氧不足;若出現鐘蟲等微生物均死亡,則說明曝氣池有毒物進入。當發現沒有鐘蟲,而有大量游動的纖毛蟲,如數量較多的草履蟲、漫游蟲、豆形蟲、波豆蟲等而細菌以游離細菌為主時,則表明水中的有機物濃度高,指示處理效果不佳。而鞭毛蟲和肉足蟲占優勢時,出水水質一般較差。隨著污泥齡的增加,活性污泥系統中逐漸出現一些比原生動物高等的后生動物類群。它們攝食細菌、原生動物、活性污泥的碎片。后生動物也可以作為指示生物。輪蟲是活性污泥中常見的后生動物,在正常的活性污泥中,輪蟲種類和個體數量都很少。但在BOD5負荷低,污泥停留時間長時,輪蟲擁有足夠的世代時間得以生長繁殖,又由于活性污泥細菌進入衰老期,活性污泥解體破碎,為其提供了充足的餌料,使輪蟲得以大量生長。當輪蟲活動緩慢,縮入被甲中時,表明溶解氧過低或有抑制物流入。當原污水濃度你好低時,鞍甲輪蟲、狹甲輪蟲、單趾輪蟲和腔輪蟲大量出現。當曝氣池中的污泥堆積,存在死水區時,會出現線蟲及寡毛類的仙女蟲。泥齡高的活性污泥中偶爾還可見到熊蟲、枝角類、橈足類和搖蚊幼蟲等節枝動物。
工作原理
處理后部分清水(設計指標為20-40%,通常可采用30%),經氣浮循環工作泵,加壓進水溶氣罐中與空氣進行混合,空氣溶解到水中,這時的溶氣效率 達到80%以上;溶氣罐中的空氣由液位自控儀控制空壓機,自動布沖到溶氣罐中;溶氣罐出來的溶氣水,此時溶氣罐的壓力為0.3-0.4Mpa,經過釋放器,使溶氣水壓力減壓釋放,溶氣水壓力減為零或負壓,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從水中釋放出來,形成粒徑為20-50μm的微氣泡,微氣泡同污水中的懸浮物結合,部分微氣泡就直接生長在懸浮物中,使懸浮物在污水中的比重變小,直至浮上水體表面;形成大量府渣,再有氣浮池上安裝的鏈式刮沫機,把浮渣清除;氣浮池底部的清水,經清水給水管,進入氣浮清水池后,除部分作為回流溶氣水外,可直接向外排放或進入后一級處理設備
操作步驟
1、要觀察二沉池水水流流態,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2、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根據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二沉池來水經過消毒劑加藥罐,藥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經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停留約0.5小時后,就達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
3、設備調試結束并正常運行后,系統即可進入自動運行,現場將水泵、風機的操作切換在自動運行狀態。
4、安裝調試人員首先要打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池的污水輸送到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開始。
5、工作人員要用手觸摸調料是否有粘狀感,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長出生物膜,方可繼續向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
6、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7、初次使用及調試的設備,當水位達到設備二分之一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向接觸氧氣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四分之三處,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