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榮博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造紙污泥廢水處理與深度脫水技術解析
某造紙企業污泥處理系統的規模為:污泥共分為兩部分進入污泥脫水系統,分別為混合污泥300m3/d(含水率97%左右)、石膏污泥每三天輸送至污泥處理系統一次,每次約5m3(含水率85%~90%)。
污泥處理要求
依業主要求,污泥濃縮池污泥經過脫水處理后,污泥含水率≤60%,且需穩定運行。
工藝流程
針對四種污泥的組成特點,采用“污泥調理+廂式壓濾脫水"的處理工藝,具體工藝流程見圖
(1)污泥調理系統 在脫硫系統噴淋塔系統的循環水池底部,通過污泥抓斗將淤積、壓實的石膏漿抓出的污泥放入攪拌槽中。攪拌槽中設有機械攪拌器,以攪拌均勻。在污泥濃縮池設置液位計,高液位時,控制提升泵打開,將石膏污泥與混合污泥輸送至污泥調理槽。濃縮池污泥首先提升至污泥調理槽的混凝池,通過加藥泵定量投加PAC,從而使得PAC與污泥結合,形成絮團較大的絮體。混凝池反應后的泥水混合物通過自流方式進入絮凝池,在絮凝池中通過螺桿加藥泵定量加入PAM,通過網捕、卷掃、吸附架橋等作用,使得污泥絮體進一步增大,從而形成可自沉降的大型絮團。絮凝后的污泥自流進入提升池,通過液位計控制螺桿泵的啟停。
(2)污泥脫水系統 提升池的污泥通過高低壓螺桿泵輸送至壓濾機過濾。液位計所設計控制信號如下:污泥提升池處于高液位時,污泥提升泵停止工作,污泥提升池處于中液位時,污泥提升泵開始工作,將污泥輸送至壓濾機的螺桿泵開始工作,污泥提升池處于低液位時,將污泥輸送至壓濾機的螺桿泵停止工作。
污泥脫水系統利用兩臺壓濾機,每套壓濾機對應一套獨立的進泥系統與隔膜壓榨單元。進料過程是個變頻控制過程:首先進行低壓螺桿泵進料操作。隨著進料壓力的增大,進料量越來越少,當壓力達到設定值時,進行一段時間的保壓操作,之后進入高壓螺桿泵進料操作。與低壓進料相似,在進料壓力增大到設定值時,進入自動保壓時間,計時器開始計時。在到達保壓時間后,系統自動切換至二次壓榨過程。二次壓榨是指利用水/氣將濾板隔膜空間填充滿,從而將濾板之間的污泥再次擠壓,從而將板間污泥含水率進一步降低。壓榨濾液通過地溝流回廢水處理系統的調節池。系統經過氣體反吹、卸壓拉板等操作后恢復至初始狀態,從而可進行下一次污泥脫水流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