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
污水處理難題又一次浮現 紡織印染廢水整治出路在何方
閱讀:314 發布時間:2019-12-18提 供 商 | 山東成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資料大小 | 1.2MB |
---|---|---|---|
資料圖片 | 下載次數 | 19次 | |
資料類型 | JPG 圖片 | 瀏覽次數 | 314次 |
免費下載 | 點擊下載 |
現在我國工業高速發展,工業廢水排放量日益增加,處理市場飛速攀升。碧水保衛戰深入,我國水處理設備總體技術水平發展相當迅速,主要產品分離設備、氧化消毒設備和生活處理設備,已經能夠滿足一般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需求,處理能力提升很大。
第三方治理出現,又為工業廢水治理開辟了新的陽光道路。近年來,紡織業污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污水排放量的比重還是非常大,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2019年9月2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紡織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規范和加嚴了防治服裝企業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據了解,為減少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中增加了大型蚤急性毒性和發光細菌急性毒性兩個指標,比如化學需氧量(COD)等指標限值均嚴于發達國家同類行業標準限值。編制組測算,新標準執行后,基準排水量和氨氮等污染物指標的調整會帶來污水量和氨氮排放量的大幅減少。
排放標準的趨嚴從源頭限制了紡織印染廢水的排放量,末端的處理方法也同樣重要。目前,廢水處理包括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等技術,業內人士表示,以生物處理技術為核心,物理、化學處理技術為輔助的綜合廢水處理方案,非常適合紡織印染行業進行廢水處理。
各種新型印染助劑的加入,進一步加大了印染廢水的處理難度,傳統的處理方法或單獨的技術已經難以滿足綜合治理需要,因此多種處理技術協同也成了一種主要方式。比如,臭氧氧化結合催化劑、超聲、紫外和微電解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臭氧氧化技術處理印染廢水的效率。
資料顯示,染整行業是紡織工業的主要污染源,包括退漿、精練、漂白、絲光、染色、印花、整理等多道工序,紡織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水質變化大,是工業污水中較難處理的一類污水。
紡織印染技術的發展導致印染廢水的成分變得相當的復雜,廢水處理難度自然升級很大,工業廢水處理回用將是以后廢水處理的重要方向,這是許許多多行業專家的共識。
區域集中是印染行業相當顯著特點,非常主要分布在華南和華東地區,這表明在紡織印染企業聚集區域,對紡織印染行業的環保整治仍是異常艱巨的任務。
紡織印染企業的廢水一般是通過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進行排放,但當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出現限制時,就變成了集中“污染源”。從另一方面來看,“集中”相對“分散”來說,處理難度有些降低,如何從這一點需求突破口,化“弊”為“利”,提高紡織印染廢水回收利用率,也不失為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