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從而帶動了醫院的蓬勃發展,一些小型醫療單位如牙科、門診其地理位置不僅局限于建筑物的地層,同時也在向高層寫字樓、商業樓和百貨樓內發展。污水處理是否達標將關系到診所能否開辦的一項重要依據。由于醫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物質,所以國家制定了《醫院污水排放標準》,要求診所和醫院醫療的污水必須經消毒處理后才能排至市政管網。
醫院醫療污水處理設備選型原則
1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及管網,降低投資規模和成本;
2處理后凈化水可考慮循環使用,減輕處理負荷,降低運行成本;
3新建污水處理裝置操作、運行簡便,運行成本低;
4確保處理后的污水排放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5新建處理裝置和設備、管線增設和改造時,盡量保持原有景觀。
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醫院污水大體可分為兩種標準;1排放標準。2預處理標準。縣級以上20張床位以上實行排放標準,縣級以下20張床位以下有二級污水處理廠實行預處理標準。皮膚病醫院,傳染病醫院等另行排放,詳情可,免費設計排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