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普通微生物學會研討會:小細菌有大用途
細菌是人眼難以看見的小東西,并且往往給人以“病菌”的不良印象。但在英國普通微生物學會9月7日召開的秋季研討會上,來自不同國家的研究人員紛紛報告了他們在細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這些成果都表明只要應用得當,小細菌也可以在醫(yī)療、能源、環(huán)境和材料等多個領域派上大用途。
在醫(yī)療方面,一些細菌能致病,但也可以利用細菌來“以菌治菌”。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研制出了可模擬人類腸道細胞表面結構的細菌。一些病菌常常通過與腸道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影響宿主細胞并導致疾病。如果使用這種模擬細菌,那么病菌就會和它們結合,從而避免影響人體。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已經研制出可“欺騙”大腸桿菌的細菌,并且還可以用這種方法來防治霍亂。
在能源方面,科學界已發(fā)明許多方法來制造微生物燃料電池,如可以利用細菌分解葡萄糖產生電流。在這次會議上,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表面有許多管狀突起的細菌,這些突起就像“納米級別的電線”,具有非常強的導電能力。如果在微生物燃料電池中加入這種細菌可以大大提高發(fā)電效率。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研究人員也報告說,高品質石油儲量的不斷減少使得人們越來越多地把目光投向重原油和含油瀝青砂等,但其提煉過程會產生大量有毒的環(huán)烷酸等,而這種物質至少在10年后才能自然降解。英國研究人員試驗出一種細菌組合,可在數(shù)天內便將環(huán)烷酸*降解。
在環(huán)境方面,相信不少人對近年來一些地區(qū)藍藻大規(guī)模繁殖對生態(tài)造成的影響記憶猶新。英國羅伯特戈登大學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培養(yǎng)出一些新型細菌,可以有效分解藍藻釋放到水中的毒素,且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有害影響。
在材料方面,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報告說,在制造人造骨骼替代物時常需要將羥基磷灰石材料黏結到骨骼形狀的模型上,而他們發(fā)現(xiàn)有一種細菌不僅可以生成羥基磷灰石,而且還可以與金屬、玻璃、泡沫等材料緊密黏合。因此在制造人造骨骼替代物時可以讓這種細菌大顯身手。
參加英國普通微生物學會的研究人員介紹說,這些只是小細菌、大用途的幾個例子。比如可以培育一種專門分泌各種有用蛋白質的細菌;還可以利用一種喜歡“擁抱”鈾原子的細菌來回收鈾燃料或清除核污染。研究人員說,小小細菌,可以完成許多人類無法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