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過氧化氫具有集結白血球功效
任何曾在擦破的膝蓋上感受到過氧化氫“冒泡”的刺痛的家伙都會對這種化合物的消毒本領念念不忘。然而美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過氧化氫的功能遠非殺死微生物般簡單——它還有“要求增援”,召喚抗菌細胞大軍趕赴傷口的功效。
被刺破的皮膚會引發一個有關化學信號的連鎖反應,即激活血液凝結,以及吸引一批免疫細胞來防御微生物的入侵。其中的一些細胞(例如白血球)通過發起一種“呼吸暴發”——能夠釋放高活性殺菌分子,包括由身體自身產生的過氧化氫——來殺死入侵者。
美國波士頓市哈佛醫學院的博士后、生物學家Philipp Niethammer在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現象后,決定嘗試在斑馬魚受傷的尾部誘發一次過氧化氫的爆發。Niethammer說:“我在傷口發現了某些物質的暴發,但我在這里卻沒有找到白血球。”實驗顯示,這種暴發的物質是過氧化氫——它比白血球的出現平均早了17分鐘,而人們通常認為,過氧化氫正是由白血球所形成的。就Niethammer看來,這似乎更像是在說白血球是被過氧化氫帶到傷口來的,而非是由白血球釋放了過氧化氫。
為了證明這一假設,Niethammer和他的同事用一種已知能夠抑制過氧化氫形成的化合物處理了斑馬魚的幼體。當研究人員在抑制劑存在的環境下將小魚的尾部割破后,白血球竟然遲遲不來:與正常狀態下的4條到6條魚相比,平均只有不到1條魚的傷口能夠在42分鐘內出現白血球。接下來,研究人員利用遺傳手段確定了與過氧化氫形成有關的酶——這種名為duox的蛋白質也同時存在于人體的甲狀腺、消化道和肺臟之中。這些組織的額外炎癥會導致哮喘和其他疾病,因此duox可能在這些疾病的發病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研究人員在6月4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細胞生物學家Paul Martin認為,這項研究工作找到了傷口愈合的一個關鍵時間節點。他說:“現在我們知道了*個步驟。”那么,這種裝在棕色藥瓶中的過氧化物真的能夠將白血球帶到傷口來嗎?Niethammer說,這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他目前正在研究究竟是白血球直接發現了過氧化氫,還是這種化合物僅僅是一個更長的信號鏈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