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Lentivirus)是逆轉錄病毒的一種,它需要相對較長的孵育時間,所以稱之為“慢”病毒,Lenti在拉丁文中就是慢的意思。它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貓免疫缺陷病毒(FIV)、猿免疫缺陷病毒(SIV)、牛免疫缺陷病毒等。其中研究zui多的是HIV-1慢病毒。
慢病毒載體(Lentivirus vector)是以慢病毒基因組為基礎,由所需的目的基因取代部分基因構建而成。目前使用的慢病毒載體多采用HIV-1基因組改造而來。與一般的逆轉錄病毒載體相比,慢病毒載體對分裂細胞和非分裂細胞均具有感染能力而具有更廣的宿主范圍。慢病毒載體還可以將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體上,從而實現持久表達。在感染能力方面可以有效感染神經元細胞、肝細胞、心肌細胞、腫瘤細胞、內皮細胞、干細胞等多種類型的細胞,又很少引發機體免疫反應,能達到良好的基因治療效果,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隨著人們對慢病毒載體的深入研究,為了提高慢病毒在臨床上使用的安全性,慢病毒載體的優化也在不斷的探討中。慢病毒載體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代慢病毒載體系統是以三質粒系統為代表,在構建時把HIV-1基因組中進行包裝、逆轉錄和整合所需的順式作用原件與編碼反式作用蛋白的序列分離,分別構建在三個質粒表達系統上,即包裝質粒、包膜質粒和載體質粒。包裝質粒在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啟動子的作用下,控制除env以外所有病毒結構基因的表達;包膜質粒編碼水泡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G糖蛋白;載體質粒中含有目的基因。用這三種質粒共轉染包裝細胞如人胚胎腎293T細胞,在細胞上清中即可收獲只有一次感染能力、而無復制能力的慢病毒顆粒。*代慢病毒載體系統的特點是在構建三種包裝質粒時,為了降低產生有復制能力的病毒的可能性,盡可能減少三種質粒之間的同源序列,但包裝質粒中仍然保留HIV的附屬基因。第二代慢病毒載體系統是在*代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在包裝質粒中刪除了HIV的所有附屬基因。這些附屬基因的去除并不影響病毒的滴度和感染能力,同時增加了載體的安全性。第三代慢病毒載體系統又增加了兩個安全特性:一是構建自身失活的慢病毒載體,即刪除了U3區的3′LTR, 使載體失去HIV-1增強子及啟動子序列,即使存在所有的病毒蛋白也不能轉錄出RNA;二是去除了tat基因,用異源啟動子序列代替,這樣原始的HIV基因組中的9個慢病毒載體中只保留了3個(gag、pol和rev)。因此第三代慢病毒載體系統更加安全。
目前慢病毒已被廣泛地應用在RNA干擾研究中。由于有些類型的細胞脂質體轉染的效果差,轉移到細胞內的shRNA半衰期短,體外合成的siRNA對基因表達的抑制作用通常是短暫的,因此其應用也受到了較大的限制。采用事先體外構建能表達shRNA的載體,然后包裝成能表達shRNA的慢病毒顆粒,就能直接感染一些難對付的細胞,不僅方便易行,且可以達到基因表達的持久抑制效果。
基于慢病毒的慢病毒載體的研究已經發展到一定水平,因此用慢病毒作為基因轉移載體的臨床研究已經開始,在實驗室和臨床研究中,慢病毒具有特別的優點,尤其是能感染非分裂期的細胞、免疫反應小?,F在基于HIV的慢病毒載體的臨床研究已經開始應用于人體。
吉凱基因向市場提供的慢病毒產品使用的是安全性能更高第三代慢病毒載體系統, 包裝質粒提供必要的慢病毒基因,來形成病毒粒子的結構蛋白和包裝功能; 包膜質粒提供包膜蛋白;載體質粒不僅表達目的基因,還提供包裝信號和順式作用原件。吉凱基因向市場提供的慢病毒滴度可達到1E+8 TU/mL,不必濃縮和純化,就能感染目的細胞。慢病毒感染目的細胞后用嘌呤霉素(puromycin)進行篩選,或通過GFP發出的綠色熒光來篩選。讓您對人、小鼠、大鼠等基因功能研究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