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蘇州長留凈化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制藥潔凈室懸浮顆粒物的測試
1、監測內容:
空氣懸浮粒子數(非生物活性)
微生物(有生物活性)
——環境浮游菌
——環境沉降菌
——表面微生物(關鍵檢測臺面、人員操作服及5指手套等)
2、監測方法:
懸浮粒子:《醫藥工業潔凈室(區)懸浮粒子的測試方法》(GB/T16292-2010)
浮游菌:《醫藥工業潔凈室(區)浮游菌的測試方法》(GB/T16293-2010)
沉降菌:《醫藥工業潔凈室(區)沉降菌的測試方法》(GB/T16294-2010)
表面微生物(環境、設備和人員)
接觸碟法:將充滿規定的瓊脂培養基的接觸碟對規則表面或平面進行取樣,然后置合適的溫度下培養一定的時間并計數,每碟取樣面積為約25cm2,微生物計數結果以CFU/碟報告。
擦拭法:用于不規則表面的微生物監測,特別是設備的不規則表面。擦拭法是采用合適尺寸的無菌模板或標尺確定擦拭的面積,取樣后,拭子置合適的緩沖液或培養基中,充分振蕩,再用適宜的方法計數,每個拭子取樣面積為約25cm2,微生物計數結果以CFU/拭子報告。
表面微生物測定應在實驗結束后進行。
培養基:一般采用胰酪大豆胨瓊脂培養基(TSA)或含有中和劑的TSA,當監測結果有疑似真菌或考慮季節因素影響時,可增加沙氏葡萄糖瓊脂培養基(SDA)。
培養時間: , ChP(2015) , GB/T16293-2010
TSA: , 3-5天 , 不少于2天
SDA: , 5-7天 , 不少于5天
3、監測頻次及監測項目
參考GMP(2010)及GB50073-2013,見表2
檢測頻次的調整
如果出現連續超過糾偏限和警戒限、關鍵區域內發現有污染存在,空氣凈化系統進行任何重大的維修、消毒規程的更改、設備有重大維修或增加、潔凈區(市)結構或區域分布有重大的變動、引起微生物污染的事故、日常操作記錄反映出傾向性的數據時應考慮修改監測頻次。
4、監測標準參考GMP(2010),見表3、表4
5、警戒限和糾偏限(參考FDA,見表5)
藥品潔凈實驗室應根據歷史數據,結合不同的潔凈區域的標準,采用適當的方法,制定適當的微生物監測警戒限和糾偏限。一般可依據歷史數據的平均值制定警戒限和糾偏限。限度確定后,應定期回顧評價,如歷史數據表明環境有所改善,限度應作出相應的調整以反映環境實際質量狀況。表5列出了個級別潔凈環境微生物糾偏限參考值。
6、數據分析及偏差處理參考USP(35)
(1)數據分析
應當對日常環境監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和回顧,通過搜集的數據和趨勢分析,總結和評估無菌生產環境或潔凈實驗室是否受控,評估警戒限和糾偏限是否合適,評估所采取的糾偏措施是否合適。
應當正確評估微生物污染,不僅僅關注微生物數量,更應關注微生物污染檢出的頻率,往往在一個采樣周期內同一環境中多點發現微生物污染,可能預示著風險增加,應仔細評估。幾個位點同時有污染的現象也可能由不規范的采樣操作引起,所以在得出環境可能失控的結論之前,應仔細回顧采樣操作過程。在污染后的幾天對環境進行重新采樣對于調查污染原因意義不大,應為采樣過程不具有可重復性。
(2)偏差處理
當微生物監測結果超出糾偏限度時,應當按照偏差處理規程進行報告,記錄,調查,處理以及采取糾正措施,并對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評估。
7、微生物鑒定
建議對受控環境收集到的微生物進行適當水平的鑒定,微生物菌群信息有助于預期常見菌群,并有助于評估清潔/消毒規程、方法、清潔/消毒劑及微生物檢測方法的有效性,尤其當超過監測限度時,微生物鑒定信息有助于污染源的調查。關鍵區域分離到的菌落應先于非關鍵區域進行鑒定。微生物鑒定參照“通則9204《微生物鑒定指導原則》進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