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環境污染、收入分配難題待解]
據新華社北京電 2013年全國兩會,中國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新起點。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在這個歷史節點上,“中國新政”不僅讓國內公眾充滿期待,社會也高度關注。
世界發展是中國的機遇,中國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實現“中國夢”,前路鮮花簇擁,也荊棘遍布。發展的新動力何在?深層難題如何破解?中國推進改革又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領導人換屆:
新理念、新風格、新期待
此次兩會將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壇吹起了改進作風、貼近民眾的新風。英國《每日電訊報》認為,中共**“要容得下尖銳批評”的講話,給希望推進改革的人鼓勵。
新一屆領導人的治國理念和施政風格,將對中國政治、經濟、社會、外交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何解決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現實問題?國內外公眾都拭目以待。
機構改革:
轉變職能是關鍵
今年兩會將審議、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草案)》,這也是轉變政府職能的一項重要舉措,各界期望很高。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進行了6次較大規模的機構改革。這次可望在2008年大部制改革基礎上,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成熟先行地繼續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政府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完善部門設置。北京年輕“海歸”張揚盼望這次改革降低大學生創業門檻:“世界銀行去年做過統計,在加拿大成立一家公司需要5天1個程序,美國要6天6個程序,而中國需要38天14個程序。”
中國經濟:
直面新挑戰,尋求新動力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企穩回暖。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經濟總量超過50萬億元,7.8%的增速令世界矚目,中國作為經濟復蘇重要引擎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社會在關注,中國新一屆政府的經濟部署是否會給世界帶來“正能量”。俄羅斯《晨報》對中國擴大內需的努力充滿期待:“曾將都淹沒于中國商品海洋的‘世界工廠’如今有意成為世界*消費大國,這已成為‘性利好’。”
反腐倡廉:
"老虎’‘蒼蠅’一起打”
去年以來,“表哥”、“房姐”相繼被查處,顯示了網絡時代反腐的新威力;"老虎’‘蒼蠅’一起打”的給力表述,加強“裸官”監管的指向,讓人們感受到新一輪反腐風暴勢頭正勁。
人們更期待的是制度層面的新進展。如何建立反腐倡廉的長效機制,如何加強對權力監督制約,需要兩會代表委員發表真知灼見。網友“俯首觀天”的微博說:要把權力關進“籠子”,還要“把鑰匙交給人民”。
生態文明:
霧霾壓頂 考驗“美麗中國”
籠罩140萬平方公里的霧霾天氣、地下水大面積污染……高污染、高消耗的傳統發展方式再受拷問。十八大報告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罔顧生態環境的事件仍時有發生。
收入分配:
深層難題待破解
歷時八年之久,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終于在2013年出臺??s小收入差距,是中等收入國家面臨的普遍難題。近年來,提高個稅起征點、部分壟斷行業國企降薪等消息,都顯示了中國不斷嘗試破題的努力。美國《華爾街日報》將中國稅改計劃評價為“向收入差距舉起大棒”。
如何保證經濟增長與收入增長同步,如何進一步調節行業收入差距、提高勞動性收入比重等可望成為兩會熱議的話題。
社會管理:
實現公平正義需要新辦法
近幾年,“網絡問政”效果初顯,政府在解決百姓多元訴求、回應民意等方面積極創新。然而,因土地、環境等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屢屢發生。在社會轉型期、矛盾多發期,執政者的社會管理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尋求化解矛盾的新辦法,是兩會不可回避的話題。黨校社會學教研室教授吳忠民說,當前的社會矛盾許多都由民生問題引發,解決這些矛盾,要立足公平正義,上升到制度層面,避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
民生期待:
新老“三難”受關注
城鄉醫保覆蓋13億人,織就世界zui大的養老保障網,保障房建設規模之大*……近五年,中國的民生成績單亮點頻現。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角度看,民生領域一些體制性弊病仍然嚴重,公共服務領域欠賬不少。
"看病難、就業難、上學難’這‘老三難’還沒抖摟清楚,‘養老難、入托難、出行難’的‘新三難’又擺在面前。”蘭州市民李小強盼望兩會上改善民生的新信號,對他四世同堂的十口之家有所幫助。
新城鎮化:
重在實現“人的城鎮化”
在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新四化”中,輿論對城鎮化討論zui多。新加坡《聯合早報》注意到,盡管2011年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1.27%,但“2億多生活在城鎮里的農民工實現了地域轉移和職業轉換,還沒有實現身份和地位的轉變,尚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務。”
新型城鎮化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人們期待在兩會上看到其更明確的路徑。
關系:
和平路線一以貫之
“遼寧艦”下水,“運-20”起飛……中國國防新力量令世界矚目。周邊形勢復雜,兩會上會不會顯示出中國外交政策的新動向?國內外各界注意到,新一屆領導集體重申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選擇長期不變,清晰劃定了維護正當權益、核心利益的原則底線。
一個繁榮穩定的中國,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只會帶來更多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