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谷研試劑有限公司>>公司動態>>谷研試劑-dcs控制系統的技術要點
一、 評價要有原則
DCS選型,選什么?選的是安全、方便、簡單和全面。安全是系統(軟件、系統結構)安全,網絡安全,硬件(DPU、模件)安全。方便是操作(對運行人員)方便,維修(數據查詢、更換硬件、校驗模件)方便,組態(控制回路圖、顯示畫面、在線修改和下裝)方便。簡單是指網絡結構和系統結構簡單,全面則是系統功能全面。
范圍內,DCS廠家的產品可能千差萬別,但是歸根結底DCS是采用所謂“4C”(Computer-計算機;Communications-通信;Control-控制;CRT-顯示操作)技術設計制造的自動化產品,因此,評價DCS系統,只要以4C技術為基本原則,結合控制對象的應用特點和具體要求,也就不難對DCS系統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就DCS本身來講,既然不同品牌能在廣泛的工業領域內占有一席之地,各據一方,肯定有其存在的道理,但對用戶的控制系統是否“適用”和“好用”就要睜大眼睛仔細鑒別、優中選強了。
二、適用才是根本
DCS是機組過程控制的核心,如果已經制定了實現全廠過程信息集中的規劃,DCS選型就要為全廠自動控制的總體規劃提供適用的網絡基礎。以目前的網絡技術,網絡之間的互聯已經不是技術難題,但是互聯后的網絡拓撲簡潔、傳輸快速、穩定可靠就不是每個廠家都能保證做到的。現在市場上流行的DCS,網絡水平差別顯著,有的DCS系統與其它網絡互聯離不開額外增加的通信設備(網關、網橋),有的則非常干脆利落,不需要任何通信設備的輔佐,直來直去、來者不拒。稍加分析就會發現DCS網絡接入能力方面的差距是多么的參差不齊。即便對全廠過程信息集中沒有要求,也不要放松對網絡互聯能力的評價,畢竟這是DCS整體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
DCS功能是否全面,關乎用戶日后應用的層次。DCS用來做自動檢測、自動操作、自動調節、自動保護順理成章,但是,計算機zui適于做大量記憶、繁雜運算、數據分析,一些廠家提供了這方面的能力,設計有獨立的歷史數據記錄站和計算站,為DCS擴展了實時自動分析的功能,對提高電廠的運行管理水平大有裨益,這是一種適當的選擇,應予關注。
三、 結構要看清楚
說到DPU(DCS分布控制站)就不能不說它的體系結構,事實證明,DPU的體系結構對DCS的安全性有著深層次的影響。 DPU是由多功能處理器、通信控制器、過程I/O模件以及供電電源組成,多功能處理器是一套計算機系統,擁有計算機應該有的所有基本部件,CPU、內存、外圍芯片組和內嵌式操作系統(固化在EPROM中)。把這些模件按照一定的技術規則組合在一起的方式就構成了DPU的體系結構。目前流行的有兩種,一種是分立組合:獨立的多功能處理與通信控制器+獨立的過程I/O模件;另一種是整體組合:多功能處理器+通信控制器+I/O模件。后者的結構和PLC的架構相似,多功能處理器、通信控制器與I/O模件組裝在一個公共背板上。西屋、老式的貝利、FOXBORO、新華和佛尼的ECS-1200系統采用的前者,老式的ABB、新ABB的Symphony、西門子、三菱的DAISYS-UP等用的是后者。單從結構上分析,整體組合與分立組合相比,安全性能稍許先天不足。何出此言?這是因為整體組合的多功能處理器、通信控制器與I/O模件共用同一塊背板,這塊背板承載著公共數據總線。特別需要指出,多功能處理器和通信控制器的冗余也是在這塊背板上實現的,冗余的計算機系統,卻沒有考慮與之修戚相關的總線的冗余,不能不令人擔憂它的安全性。以三菱公司的DIASYS-UP為例,就曾經發生過DPU中的兩臺冗余控制器(CPU模件+通信控制模件)同時死機的嚴重故障,引發機組跳閘,直接原因另有出處,不過,整體組合難咎其責;還發生過1塊I/O模件通道故障而影響整個DUP通信的異常現象。如果是分立組合體系結構,可能會是另外的結果,分立組合的冗余多功能處理以及通信控制器,背板和數據總線同樣是分立冗余的,危險隨著物理結構而分散。可見,DPU的體系結構和系統的安全性不能說沒有關系。有些品牌的PLC “熱備”冗余系統,由兩套*一模一樣的CPU+網絡卡+熱備組件+總線背板構成,也是出于安全可靠性方面的考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