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北京時代新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節能改造:走調的“好聲音”
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暖通空調學會副理事長龍惟定
現在,隨便哪個大樓如果合理調適,提升管理水平,實現10%的節能目標并不難。相反,很多項目換完設備并未取得理想效果,與不成比例。真正需要換設備的節能改造于特殊類型建筑。
節能改造,是當前暖通空調業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環節。但多年來,這一被業內所看好的朝陽產業正慢慢面臨“信任危機”。一些項目改造花費巨大,卻難以達到業主預期效果,甚至會以失敗告終。
雷聲大,雨點小。本應值得提倡的節能舉措,為何在業界卻放不出“好聲音”?記者就此采訪了龍惟定。
龍惟定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節能服務(改造)公司(簡稱“節能服務公司”)主要有幾個來源:
*類是空調設備制造廠商派生的分支。這些企業傾向于換主機設備,常常將節能改造歸類于營銷并帶有任務?,F今選擇它們的業主較多,因為對方名氣大,也更有實力。
第二類多為自控企業。這類企業做節能改造相對客觀,它們不強求換主機設備,而是依靠自己擁有的核心軟件系統,甚至僅僅通過對自控系統或管理模式進行修正,就能達到節能效果,更為經濟、有效。
第三類為一些國內小型企業特別是變頻器銷售企業。這些企業因常帶有銷售任務,因此節能改造就是一招——加裝變頻設備。它們由于無法對整個系統加以調適,因此原先就沒有達到平衡的系統常常會在加裝設備后進一步失調。另有部分熱回收企業進行節能改造同樣具有較大風險。這些企業主張對主機設備進行“手術”,但主機廠商會以此為由拒絕質保,終使業主蒙損。
“多年前,北京飯店就曾接受過這種改造。主機在那年夏季幾乎無法正常啟動,險些釀成大錯。”龍惟定舉了實例。
此外,部分企業通過為設備注入添加劑實現節能,原理是將機組油膜打破以提高能效。這種方式對老舊機器效果或許較好,但新機器本身油膜并不多,效果難以預測。且這些添加劑均由國外進口,類似于可口可樂,其配方無法知曉,因此,國內企業無法掌握其核心原理和技術。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節能服務公司如今正面臨著“越正規,越賠本”的境地。龍惟定舉例說,以節電1萬度、每度電1元計算,節約資金僅僅在萬元上下。而如果在節能改造的合同中增加換設備一項,合同額就能輕松達到百萬元級別。因此,很多節能服務公司做下來七八個大型工程,后僅有一兩千萬甚至千八百萬元的營業額,對許多大型以及跨國企業便難以構成興趣。
“西門子就曾幾乎關停此業務,后因高層認知到節能為未來方向,得以終保留。”龍惟定說,“不過,現狀終促使許多節能服務公司鼓勵業主換設備以增加合同額——這顯然要比搞合同能源管理來錢容易得多。”
不過,“節能改造=換設備”的思路在中國恰恰行不通。龍惟定說,很多項目問題并非需要重置設備,而在于系統調適以及后期管理環節。“現在,隨便哪個大樓如果能合理調適,提升管理水平,實現10%的節能目標并不難。相反,很多項目換完設備并未取得理想效果,與不成比例。真正需要換設備的節能改造于特殊類型建筑,比如醫院和電子工廠等24小時連續運行且無明顯的高峰和低谷。”他說。
龍惟定認為,市場應當鼓勵承包節能量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而不僅僅是設備租賃模式。比較而言,前者對承包方來說擔當和風險更大,但實際節能效果更好。
在節能改造市場,美國有著更為成熟的經驗和科學的管理模式。據龍惟定介紹,這首先源于美國對于節能服務公司采取了嚴格的分級標準:
*類企業主做合同能源管理業務。它們是擁有強大的各方面的技術力量,包括自控、機電、建筑專業以及融資等渠道建設方面的綜合性企業,在全美僅有幾家。
第二類企業具有電力管理方面資質,能進行熱電聯產分布式能源的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由于電力管理專業技術性較強,其管理規范極為嚴格。
第三類為專業性分包公司,在節能改造中進行變頻、自控等專業性較強的工作。
而目前,我國由發改委認證注冊的節能服務公司有數百家。由于無明確分級標準,實際項目操作中會出現小公司“蛇吞象”的情況。雖然我國在大力扶持節能市場,并給予金融政策傾斜,但目前市場不規范、不透明、魚龍混雜的現狀難以忽視。龍惟定認為,節能市場“差的不是錢,是規則”,因為真正的商業模式尚未建立,“從基本的資金方面考慮,節能市場融資渠道有很多,更是熱錢青睞的正規的投資渠道之一”。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