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北京時代新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建設世界*風電大國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8月15日從國家電網促進風電等新能源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我國并網風電達到5258萬千瓦,我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風電大國。為什么要大力發展風電等新能源,建設世界*風電大國給我們帶來什么?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風電發展十分迅速。截至目前,國家電網調度范圍并網風電達到5026萬千瓦,六年年均增速87%.2011年風電發電量706億千瓦時,年均增速96%.目前,蒙東、蒙西、甘肅、冀北4個地區風電并網裝機已經超過500萬千瓦,而上風電并網裝機超過500萬千瓦的國家只有9個。國家電網成為接入風電規模大、增長速度快的電網。
2009年以來,太陽能發電增長也十分迅速。2012年6月,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太陽能發電并網容量251萬千瓦,同比增加5.4倍。
“積極開發利用風電等新能源,對增加我國能源供應、調整能源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國家電網公司副總舒印彪表示。
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階段,但受能源資源及其開采條件、生態環境影響等因素制約,我國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產能上限分別約為42億噸、2億噸、3000億立方米,國內常規化石能源供應能力難以支撐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能源消費需求。
發展風電等新能源可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供應能力、降低對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2011年,我國風電與太陽能發電占總裝機的比例為4.5%,電量占比為1.6%.據測算,2015年與2020年我國風電與太陽能發電占總裝機的比例將分別達8.4%與13.3%左右,電量占比分別達3.4%與5.3%左右。
當前,我國酸雨和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大力發展風電,開發建設大型風電基地,能有效減少我國未來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據測算,2015年與2020年風電與太陽能發電量合計折合標煤分別約為0.7億噸與1.3億噸,2015年可以減排二氧化硫32萬噸與氮氧化物33萬噸,2020年可以減排二氧化硫39萬噸與氮氧化物41萬噸。
“風電基本可視為零碳能源,大力發展風電,降低碳排放強度,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張正陵表示,發展風電等新能源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據測算,通過發展風電與太陽能發電,2015年與2020年可以分別減排二氧化碳1.8億噸與3.7億噸。如果我國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新能源對減排目標的貢獻可達5.2%~4.6%.
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科技含量高,資金投入大,相關產業融合度高,大力發展新能源將推動新能源裝備發展,對技術突破和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明顯,可為我國通信信息、電子控制等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提供平臺,成為電力設備制造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依托,促進我國信息產業和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帶動全社會相關行業的技術升級,也有利于提高我國在能源市場的話語權和綜合競爭力。
按照國家風電發展規劃,2015年我國風電規模將達到1億千瓦、2020年達到2億千瓦,80%以上集中在“三北”地區。
張正陵介紹,目前國家電網大程度保證風電消納,風電利用達到較高水平,部分地區風電運行指標達到或超過歐美。蒙東、蒙西、甘肅、冀北4個地區風電裝機超過500萬千瓦,占當地總裝機比重分別達到22%、21%、20%、26%,風電年發電量占用電量比例分別達到40%、12%、11%、9%,與丹麥、德國、西班牙水平相當。
與此同時,在風電快速發展的同時,風電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也逐步凸顯。電監會日前發布《重點區域風電消納監管報告》指出,受電網規劃協調、建設不同等因素影響,2011年風電發展主產地東北、華北、西北地區棄風電量達123億千瓦時。
國家電網公司將加強統一規劃,完善配套政策,加快調峰電源和特高壓跨區輸電通道建設,擴大風電消納市場,采取多項措施促進風電等新能源發展。
我國并網風電5258萬千瓦,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風電大國。國家電網調度范圍內并網風電達到5026萬千瓦,6年年均增速87%.大規模風電消納是世界性難題。而我國,因資源稟賦所限,存在風電資源集中、遠離負荷中心,風電集中地區電源結構單一,系統調峰能力薄弱等客觀原因。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風電消納問題更為突出。“目前的關鍵問題是大區之間的還很薄弱,還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和與之相適應的全國聯網能力,難以適應下一步風電大規模發展和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的需要。”
相關檢測設備:平板導熱儀/門窗三性檢測設備/幕墻四性檢測設備/高強螺栓檢測儀/導熱系數測定儀/太陽能檢測設備/
:
:李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