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是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面向所有環保企事業單位的免費年度技術推廣服務,從1991年至今,已累計推廣先進技術和工程4200多項。為便于相關方使用《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名錄》(詳見關于發布《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名錄》的公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編制了入選技術和工程的簡介,陸續在官微和公布。簡介內容均由入選項目的申報單位提供。
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工程
2022-S-30
工程名稱
同心縣新區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及清水河生態修復項目
推薦單位
山東省環保產業協會
申報單位
山東省環科院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業主單位
吳忠市生態環境局同心分局
建設和運行模式
EPC總承包。
投運時間
2020年6月1日。
工程規模
工程設計處理水量為10000m³/d,實際處理水量10000m³/d。
工藝流程
根據同心縣水體污染情況、周邊土地利用現狀、項目所在的西北地區嚴寒的氣候、項目區沙土土質及鹽堿性土質,確定同心縣新區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及清水河生態修復項目采用耐寒耐鹽堿潛流濕地+環繞型表面流濕地組合工藝。

圖 同心縣新區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工藝流程圖
首先在污水處理廠東北側空地內建設耐寒防凍、耐鹽防滲的潛流濕地,加強地基防滲處理、優化潛流濕地布水系統,防止冬季結冰影響正常運行。潛流濕地區通過換填種植土保證植物栽種效果,并且設置強化脫氮除磷區域保障氮磷的去除。通過引水管道將同心縣新區污水處理廠尾水引至潛流濕地區,進行強化處理,大幅度削減污染負荷。表面流濕地出水水質主要指標穩定達到地表水準Ⅳ類標準后進入蓄水池內,蓄水池內的濕地出水可回用于市政景觀用水、農田灌溉用水等,實現再生水循環利用。蓄水池內多余的濕地出水可以直接排入清水河作為生態補水。因冬季天氣嚴寒而表面流濕地結冰時,潛流濕地出水可直接通過超越管道進入清水河,避免潛流濕地區雍水漫流。潛流濕地內設置排空管道,排空管道末端連接污水處理廠進水口,排空廢水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避免廢水入河,產生二次污染。
運行效果
工程實施后,可有效削減COD總量約73噸/年、NH3-N總量約12.775噸/年、TP總量約0.73噸/年;明顯改善區域內的水體水質,逐步恢復受損河道兩岸的生態環境,保障清水河入黃河水質安全。
二次污染控制
本項目排空廢水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在正常運維狀況下不會產生污(廢)水、污泥、飛灰、爐渣、廢氣等二次污染物。
達到的標準或性能要求
濕地工程處理后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準,即COD ≤30mg/L、NH3-N ≤1.5 mg/L 、TP≤0.3 mg/L。
運行情況
本項目竣工后運行穩定,效果良好。在碳減排方面采取的措施:污水采用重力流方式流過人工濕地系統,運行過程中基本無動力消耗。能耗較低,主要為管理用房和在線監測站用電。年總耗電量37.84萬度,折合標準煤46.51噸。
碳減排效果
人濕地中CO2和CH4均產生于濕地系統中有機物的代謝與轉化。工程改造建設完成后,可有效削減COD總量約73噸/年。
示范點
1.西北地區耐鹽耐寒人工濕地生態修復優秀案例。本項目通過創新使用耐寒防凍布水排水技術和耐鹽防滲地基處理技術,克服了西北地區的諸多不利自然因素,成功在西北地區建設人工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工程的建成可明顯改善區域內的水體水質,實現干旱地區再生水循環利用,在調節當地氣候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實現綠色寧夏,綠色西北具有特殊意義。
2.環繞型表面流濕地均布出水。表面流濕地采用環繞出水方式,實現出水水質均勻,加之濕地區內微地形的打造,項目造型優美,兼具水質凈化效果和景觀效果,形成西北特色人工濕地生態景觀。
3.有效保障黃河上游水質安全。本項目可以為黃河上游典型氣候條件下北方濕地修復提供可靠的實踐經驗。工程實施后,處理出水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有效削減COD總量約73噸/年、NH3-N總量約12.775噸/年、TP總量約0.73噸/年,明顯改善區域內的水體水質,緩減清水河污染負荷,保障清水河入黃河水質安全。為黃河上游地區環境的生態修復和水污染的治理提供示范作用。
原標題: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工程 | 同心縣新區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及清水河生態修復項目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