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體化示范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先手棋、突破口。
長三角示范區兩區一縣地跨兩省一市,同屬江南水鄉地帶,區域內水系相通、地緣相親,河道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示范區水面率達20.3%,骨干河道100條,0.5平方公里以上湖泊76座,其中跨省界河湖就達47個。
這些河湖或互為上下游、或互為左右岸,相互交織、犬牙交錯,既對跨界水體聯保共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探索跨界聯合河湖長制等聯保共治機制提供了最佳實踐場景。
2023年是示范區“新三年”的起步之年。示范區執委會會同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上海市、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等兩省一市三級八方水利(務)部門,聯合召開示范區水利(務)領域聯保共治創新實踐成果新聞發布會,共同發布示范區《水利專項規劃》《供排水專項規劃》《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和《水利(務)領域2023年行動計劃》。
1 示范區水利領域一體化建設成效顯現
發布會上,浙江省水利廳一級巡視員楊炯介紹了示范區水利(務)領域一體化建設推進情況。
自示范區成立以來,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帶領下,兩省一市三級八方水利(務)部門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圍繞“一網+四體系”,構建“一源三廊、一心三鏈、三片百圩”的治理布局,謀劃了骨干河湖綜合治理、分片河網綜合治理、跨界河湖綜合整治、城鎮防洪除澇、圩區治理、其他水系整治、水利智能化等7類22項重點水利工程,著力推進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一體化智能水網等多項舉措,建設管理改革等多維成效顯現。
一是一體化制度標準體系逐步構建。充分銜接有關行業標準,初步形成示范區一體、多層級協調的防洪除澇、水資源供給、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體系。節水標準、約束機制、激勵政策、考核監管逐步完善,示范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初見成效,目前兩縣一區萬元GDP用水量目標已從差異顯著到逐漸趨向一致。探索建立示范區飲用水水源聯合保護機制,兩省一市協同制定實施示范區飲用水水源保護法規,統一管控標準和管控措施,并統一推進示范區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
二是重大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截至2023年4月底,22項規劃重點工程中,19項工程已開工,3項加快推進前期工作,累計完成投資約80億元。其中,元蕩岸線即將全線貫通,淀山湖堤防達標及岸線貫通工程(江蘇段)已完成,青浦段(一期)即將完工,太浦河湖滬藍帶先導段工程已完工,太浦河后續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青浦一嘉善、吳江一嘉善藍色珠鏈工程、跨界小流域聯合管護工程有序推進;吳江、嘉善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建設項目全面完成。
三是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2022年,示范區省控斷面Ⅲ類以上達96.2%,比2019年提升21.2個百分點;實現示范區藍藻分布、流向、密度等情況實時掌控,連續15年實現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兩個確保”(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水質黑臭)的目標。
2 兩個專項規劃集中發布
發布會上發布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水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人水和諧的生態水網建設全面推進,協調協同的防洪除澇保障體系基本建成,互聯互通的水資源供給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共保聯治的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體系基本建成,共商共管的綜合水管理體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示范區“一網+四體系”全面建成,率先實現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洪澇無虞、水源無憂、生態宜居、詩畫水鄉”的幸福河湖目標全面實現,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會上,示范區供排水規劃“一張圖”——《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供排水專項規劃(2021-2035年)》也同步發布。該規劃分為供水規劃、污水規劃、雨水規劃三部分內容,將重點打造互聯互通的水資源供給保障、共保聯治的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協調安全的雨水排水、共商協同的水綜合管理等四大體系。明確至2035年,示范區市政供水實現“同網同質同服務”,規劃構建與示范區目標定位相匹配的安全優質、均等高效、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供排水體系。
3 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出臺
聯合發布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是示范區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
2022年以來,為全面規范和強化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的制度剛性,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重要制度創新成果,由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兩省一市河長辦共同指導,示范區執委會積極協調推動,吳江區河長辦聯合上海市青浦區、浙江省嘉善縣河長辦,在持續實踐的基礎上,系統總結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工作做法經驗,共同編制《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并于近日由江蘇省河長辦牽頭,會同滬浙河長辦、太湖流域管理局和示范區執委會正式聯合印發實施。
建立和規范聯合河湖長制,是落實示范區一體化制度創新戰略定位的重要舉措。《太湖淀山湖湖長協作機制規則》和《聯保方案》印發后,兩區一縣就全面建立了示范區“一河三湖”等47個跨界河湖的聯合河湖長制,2019年10月共聘“聯合河湖長”73名,截至2022年底,兩區一縣共任命或聘請310余名聯合河湖長,設立了首批5個村級“聯合河長工作站”,省(市)、縣(區)、鎮、村等四級河湖長聯合巡河已達200多次,有力支撐聯合河湖長持續走深走實,也為形成聯合河湖長制度創新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此次聯合印發的《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共4章44條,明確了在示范區以聯合巡河機制、聯合管護機制、聯合監測機制、聯合執法機制、聯合治理機制為主體的聯合河湖長制工作內容和要求,分類細化了示范區內各級聯合河湖長具體工作職責和任務,詳細規范了各級聯合河湖長的履職重點和履職方式。
來源|浙江省水利廳計劃處 浙江省水利廳規劃中心
原標題:多項水利專項規劃聯合發布,助力長三角示范區打造生態水網